[实用新型]一种捻线机双罗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8934.7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8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智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2 | 分类号: | D01H13/02;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捻线 罗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捻线机双罗拉结构,捻线机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根平行的罗拉辊,所述罗拉辊的转向相同、转速相等,两根罗拉辊之间的上方设有压辊,所述压辊分别与罗拉辊的表面接触、并随罗拉辊转动,所述压辊设有多个,所述压辊沿着罗拉辊的轴向依次分布,所述压辊的数量和位置分别与捻线机顶部所设的纱线进线口匹配,所述纱线进线口沿着罗拉辊的轴向均匀分布,并且罗拉辊位于纱线进线口的同一侧,所述压辊的表面为橡胶层。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捻线机双罗拉结构,通过压辊和两根罗拉辊的作用,使纱线在进入捻线机捻线之前实现了双罗拉,并且压辊将纱线仅仅贴合罗拉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的送纱机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捻线机双罗拉结构。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中起喂给、牵伸、输出等作用的圆柱形回转零件,是英语词“roller”的音译,有辊和轴的含义。广泛用于牵伸、梳理、输送等机构。按所起的作用分为牵伸罗拉、喂给罗拉、紧压罗拉、工作罗拉等。罗拉的质量影响输出纱条的均匀度。
对于捻线机而言,纱线在进入捻线进线口之前,必须要通过罗拉,才能保证捻线质量。但是目前的捻线机都是单罗拉结构,而本公司针对生产的麻纤维其表面相对其它纤维更加粗糙,而双罗拉机构的捻线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如何把单罗拉结构改造成双罗拉结构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解决改造成双罗拉结构之后的生产中纱线对设备磨而需要频繁更换零部件的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捻线机双罗拉结构,通过压辊和两根罗拉辊的作用,使纱线在进入捻线机捻线之前实现了双罗拉,并且压辊将纱线仅仅贴合罗拉辊;通过摆杆的作用,当压辊因为纱线长期作用而磨损的时候,在不停机的前提下便于压辊沿轴向移动,从而使纱线与压辊的接触位置改变,进而延长了压辊的更换周期;通过限位杆A、限位杆B和限位支杆的作用,使得压辊在与罗拉辊接触的时候完全自由转动,避免压辊与摆杆放生额外的摩擦而影响纱线的进线;通过槽口向上倾斜的角度,保证了压辊的芯轴在压辊的转动过程中不会离开槽口;通过槽壁的长度区别,便于更换压辊的时候,将压辊的芯轴与槽口分离;通过导线槽的作用,调整纱线在通过双罗拉之后、进入捻线进线口的时候的进线角度,避免纱线与罗拉辊之间的出线夹角过大、也避免纱线与捻线进线口的进线夹角过大;压辊的表面为橡胶层,相对于罗拉辊的刚性表面为柔性,从而使纱线能够始终与罗拉辊贴合,另外,橡胶层的表面能够使压辊与罗拉辊的表面之间产生足够大的静摩擦力,使得压辊能够与罗拉辊同步转动、不打滑。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捻线机双罗拉结构,包括捻线机,所述捻线机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根平行的罗拉辊,所述罗拉辊的转向相同、转速相等,两根罗拉辊之间的上方设有压辊,所述压辊分别与罗拉辊的表面接触、并随罗拉辊转动,所述压辊设有多个,所述压辊沿着罗拉辊的轴向依次分布,所述压辊的数量和位置分别与捻线机顶部所设的纱线进线口匹配,所述纱线进线口沿着罗拉辊的轴向均匀分布,并且罗拉辊位于纱线进线口的同一侧,所述压辊的表面为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压辊的两端分别设有摆杆,所述压辊轴向限位于两端的摆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压辊的两端同轴心固定有芯轴,所述芯轴放置于摆杆一端所设的槽口内,所述摆杆远离槽口的一端摆动连接于水平杆,所述水平杆固定捻线机的顶部、设于远离纱线进线口一侧的罗拉辊背向纱线进线口的一侧,并且水平杆平行于罗拉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相对于同一个压辊的两个摆杆之间固定有限位杆A和限位杆B,所述限位杆A和限位杆B分别与水平杆平行,所述水平杆上、沿着水平杆的轴线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限位支杆,所述限位支杆与水平杆垂直,并且限位支杆的数量和位置分别与纱线进线口匹配,所述限位杆A与水平杆之间的距离、限位杆B与水平杆之间的距离均小于限位支杆的长度;当摆杆带动压辊面向罗拉辊一侧摆动的时候,限位杆B向限位支杆靠近,当摆杆带动压辊远离罗拉辊一侧摆动的时候,限位杆A向限位支杆靠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智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淮安智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8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磨刀器
- 下一篇:一种液态燃料膨化裂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