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05012.0 | 申请日: | 201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8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文小玲;马忠明;李小三;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1/59;A01K61/80;A01G22/22 |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李丹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增氧 透气管 升降平台 本实用新型 软管 主机 机械搅动方式 表面水体 增氧装置 水中 氧气 补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包括增氧透气管、升降平台、软管和增氧主机,增氧透气管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增氧主机通过软管与增氧透气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于增氧透气管的升降平台来调整增氧透气管在水中高度,能在虾沟各个高度进行直接的增氧,解决了通过提高表面水体流动性来增氧的方式的缺点,能快速的在最需要增氧的水层进行氧气的补给工作,同时能避免了通过机械搅动方式来增氧的装置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和多元化,高品质的水产品是受欢迎的饮食选择之一,特别是小龙虾在近几年受到国内,甚至国外人民的青睐,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直接导致小龙虾养殖产业的兴起。
虾稻共作是小龙养殖的一种新兴模式,人们在进行规模化的虾稻共作种养时,为了追求更大化的产出率,往往需要提高小龙虾的养殖密度,而大密度的养殖对养殖水质中溶解氧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因此,适时需要对虾稻共作田中养殖水域进行增氧补给。目前市面上已规模生产的增氧机种类大致可分为喷水式、水车式、管叶式、涌喷式、射流式和叶轮式等,但是没有一款具体针对虾稻共作水质进行增氧的装置。
一方面,小龙虾的养殖在其交配和繁殖期需要在虾稻共作田中种植一定量的水草,为小龙虾的交配和脱壳提供遮挡物,这使水车式、管叶式和叶轮式等靠机械搅动来增加溶解氧的增氧装置使用受到限制,如若使用,机器搅动装置可能会与水草搅拌在一起,不仅会对机械造成损坏,还会破坏小龙虾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小龙虾具有分散群居的特性,且通常只活动在虾沟底部附近或边缘,而喷水式、涌喷式和射流式等增氧装置是通过增加表面水体的流动来增加溶解氧,对于小龙虾这类不会上潜浮头吸氧的水产品,若要通过水体表面增氧的方式来增加整体水域的溶解氧含量,不仅增氧速度较慢、效果差,还有可能导致因水体溶解氧不足,使小龙虾出现大面积上岸逃逸和死亡的现象。
目前市面上的增氧机没有与水质溶解氧监测装置结合起来,只能靠养殖人员的经验或单独检测养殖水质的溶解氧含量偏低后才开启增氧装置,使增氧过程不够精确和快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包括增氧透气管、升降平台、软管和增氧主机,增氧透气管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增氧主机通过软管与增氧透气管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上述方案中,增氧透气管呈口字型。
在上述方案中,升降平台的数量为四个,增氧透气管的四个角落处均设有一升降平台。
在上述方案中,增氧主机的数量为四台,每台增氧主机均通过一软管与增氧透气管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增氧主机为鼓风机。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溶解氧传感器、光耦继电器和控制模块,溶解氧传感器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并通过升降平台进行升降;溶解氧传感器和光耦继电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增氧主机与光耦继电器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控制模块包括ZigBee模块和数据处理控制单元,溶解氧传感器和光耦继电器分别与ZigBee模块电连接,ZigBee模块与数据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与数据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启停人工控制按钮模块,启停人工控制按钮模块与数据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电源模块,数据处理控制单元和光耦继电器分别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5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水循环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的池塘低气压增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