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05012.0 | 申请日: | 201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8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文小玲;马忠明;李小三;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1/59;A01K61/80;A01G22/22 |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李丹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增氧 透气管 升降平台 本实用新型 软管 主机 机械搅动方式 表面水体 增氧装置 水中 氧气 补给 | ||
1.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氧透气管(1)、升降平台(2)、软管(3)和增氧主机(4),所述增氧透气管(1)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2)上,所述增氧主机(4)通过软管(3)与所述增氧透气管(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透气管(1)呈口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增氧透气管(1)的四个角落处均设有一所述升降平台(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主机(4)的数量为四台,每台所述增氧主机(4)均通过一软管(3)与所述增氧透气管(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主机(4)为鼓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溶解氧传感器(5)、光耦继电器(7)和控制模块(6),所述溶解氧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2)上,并通过所述升降平台(2)进行升降;所述溶解氧传感器(5)和所述光耦继电器(7)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6)电连接,所述增氧主机(4)与所述光耦继电器(7)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包括ZigBee模块(610)和数据处理控制单元(620),所述溶解氧传感器(5)和所述光耦继电器(7)分别与所述ZigBee模块(610)电连接,所述ZigBee模块(610)与所述数据处理控制单元(62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8),所述报警模块(8)与所述数据处理控制单元(620)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停人工控制按钮模块(9),所述启停人工控制按钮模块(9)与所述数据处理控制单元(620)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的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10),所述数据处理控制单元(620)和所述光耦继电器(7)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10)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50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水循环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的池塘低气压增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