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救护车、救护飞机的救援担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86429.7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5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琼;杨建朋;刘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A61G1/0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救护车 救护 飞机 救援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救护车、救护飞机的救援担架,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手扶杆以及固定于两根手扶杆之间的内套,在每根手扶杆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环,支撑环呈矩形环状结构,支撑环的下边沿长出手扶杆的下边沿。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进,使得在使用时,内套和地面之间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伤员不易直接碰触地面,降低了伤员二次受伤的可能性,其结构简单、重量轻,适于用在救护车和救护飞机(含救护直升机)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担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救护车、救护飞机的救援担架。
背景技术
救援担架主要用于搬运伤员。现有的救援担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手扶杆以及固定于两根手扶杆之间的内套。
现有的救援担架在使用时存在一个问题,其在使用时内套是接触地面的,当将伤员搬到内套上时,伤员的身体容易和地面发生撞击,出现二次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救护车、救护飞机的救援担架,它通过结构改进,使得在使用时,内套和地面之间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伤员不易直接碰触地面,降低了伤员二次受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救护车、救护飞机的救援担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手扶杆以及固定于两根手扶杆之间的内套,在每根手扶杆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环,支撑环呈矩形环状结构,支撑环的下边沿长出手扶杆的下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四个支撑环可以支撑在地面上,将内套撑离地面,使得内套和地面之间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伤员不易直接碰触地面,降低了伤员二次受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连接组件,支撑环连接于连接组件上,连接组件连接于手扶杆上,连接组件包括沿着手扶杆长度方向固定于手扶杆上的套筒以及固定于套筒侧壁顶部的定位件,支撑环的一个杆部穿入套筒中且能在套筒中转动,支撑环的上述杆部在对应定位件的位置处开设有竖向定位孔和横向定位孔,竖向定位孔的轴线和横向定位孔的轴线垂直,当支撑环转动至竖向位置时,定位件中有部件能穿透套筒侧壁并插入竖向定位孔中;当支撑环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定位件中有部件能穿透套筒侧壁并插入横向定位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主要从手扶杆的两端抬起救援担架,但是有时候伤员体重较重,或者道路较为难行,这时多余的工作人员也会从支撑环处帮助一起抬起救援担架。支撑环的抓持部位在支撑环下部的杆上,其位置低于手扶杆的位置,需要救援人员长时间弯腰施力;同时支撑环上部的杆也容易压迫人的手背,影响救援人员施力,两方面的问题使得支撑环的使用较为不便。
为此对支撑环与手扶杆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支撑环可以在竖向方向上固定,也可以转动至水平方向上,并得到固定,当支撑环处于水平时,其上原有下部的杆位置会升高,接近手扶杆的高度,利于救援人员直起腰施力;同时也不存在压迫人手手背的问题,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定位件包括呈一端开口结构的扣盖、固定于扣盖开口端的封盖、穿设于于扣盖中且两端外漏的顶杆、滑移连接于扣盖中且与顶杆固定连接的挡板、设置于扣盖中且向接近封板方向推动挡板的弹簧以及固定于顶杆上背离封板一端的提手,封板与套筒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弹簧推动挡板,挡板带动顶杆插入相应的竖向定位孔或横向定位孔中,对支撑环的转动进行限定;当需要转动支撑环时,用手拉拔提手,使得顶杆脱离竖向定位孔或横向定位孔,去除对支撑环转动的限定,这时可以转动支撑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手扶杆的两端为中空结构,在手扶杆端部插接有延伸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部分伤员身高较高,头部和脚步会占用手扶杆的抓持位置,影响救援人员的施力,增加延伸杆后,使用时可以将延伸杆拉出一部分,便于抓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6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