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缸抽芯止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0064.9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蔡琼宇;沈亮涵;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17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缸 油缸连接块 抽芯杆 止退块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高 保养方便 方向垂直 加工方便 平面垂直 驱动方向 水平并排 应用成本 油缸抽芯 止退机构 拆装 抽芯 后模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缸抽芯止退机构,包括油缸、止退块、以及水平并排设置的若干抽芯杆,所述油缸分别与外界型芯和油缸连接块连接,且所述油缸位于所述油缸连接块的上方,所述止退块与外界后模固定连接,且所述止退块安装于所述油缸连接块的底部,每根抽芯杆通过对应的抽芯杆连接块与所述油缸连接块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若干抽芯杆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所述油缸的驱动方向与抽芯方向垂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拆装、保养方便,制造和应用成本低,且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抽芯止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缸抽芯止退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上的很多产品的主要外观面上存在倒扣结构,需要单独设计滑块抽芯,导致主视区域出现滑块线影响外观,为保证抽芯的稳定性,一般采用油缸驱动,若油缸止退不可靠,抽芯杆在高压注塑时受力后退,会导致产品外观面上出现飞边、断差,需要返修甚至报废。
目前已有技术采用的油缸抽芯方式为油缸与抽芯杆处在同一直线上,注塑填充的压力直接传递给油缸,由于油缸内部不是一个刚性结构,特别是结构复杂的产品,在高压填充时避免不了油缸后退,即使是加上止退阀,也无法控制油在油管内的流动,止退不可靠,且油缸横向安装,维护保养不方便,模具整体尺寸也需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油缸抽芯止退机构,旨在解决为控制回退极限油压下导致的漏油、油缸损耗和安全问题,为减少安全隐患模具尺寸加大导致的模具及注塑机资源浪费问题,安装保养不方便的问题,以及抽芯状态不稳定导致的产品飞边、断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缸抽芯止退机构,包括油缸、止退块、以及水平并排设置的若干抽芯杆,所述油缸分别与外界型芯和油缸连接块连接,且所述油缸位于所述油缸连接块的上方,所述止退块与外界后模固定连接,且所述止退块安装于所述油缸连接块的底部,每根抽芯杆通过对应的抽芯杆连接块与所述油缸连接块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若干抽芯杆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所述油缸的驱动方向与抽芯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油缸连接块和所述抽芯杆连接块相接触的面均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油缸与所述外界型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油缸、止退块、以及水平并排设置的若干抽芯杆,所述油缸分别与外界型芯和油缸连接块连接,且所述油缸位于所述油缸连接块的上方,所述止退块与外界后模固定连接,且所述止退块安装于所述油缸连接块的底部,每根抽芯杆通过对应的抽芯杆连接块与所述油缸连接块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若干抽芯杆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所述油缸的驱动方向与抽芯方向垂直,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拆装、保养方便,制造和应用成本低,且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缸抽芯止退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缸抽芯止退机构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缸抽芯止退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油缸抽芯止退机构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油缸抽芯止退机构的抽芯行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0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抽芯
- 下一篇:内分型模具及其脱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