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跑道轨枕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61193.1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6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白建军;裴绪锦;刘盾;章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3/12 | 分类号: | E01B23/12 |
| 代理公司: | 34126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思聪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枕本体 电瓶车 跑道 侧壁 固定装置 通孔 斜撑 盾构隧道施工 本实用新型 轨枕 地铁施工 固定的 拆卸 盾构 滑槽 受力 焊接 替换 施工 支撑 | ||
1.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跑道轨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轨枕本体(100),轨枕本体(100)的两侧侧壁上且位于轨枕本体(100)两端处对应设有凹槽(101),凹槽(101)内设有电瓶车跑道(111),轨枕本体(100)的两侧侧壁上且位于凹槽(101)的两侧处对应设有第一通孔(212),轨枕本体(100)的底部且位于两端处焊接有用于对轨枕本体(100)进行支撑的斜撑(121),轨枕本体(100)的两侧侧壁之间且位于轨枕本体(10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截面为T型的第一滑槽(211);对应的第一通孔(212)间且位于凹槽(101)的两侧处对应设有用于对电瓶车跑道(111)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300);固定装置(300)包括安装块(311),安装块(31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滑槽(211)相配合的第一滑轨,安装块(311)内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安装腔(411),第一安装腔(411)的两端开口处均设有限位部(413),限位部(413)的中部设有圆孔(414),第一安装腔(411)内可活动地设有两根限位柱(321),两根限位柱(321)的一端均能够伸出圆孔(414)位于第一通孔(212)内,限位柱(321)位于第一安装腔(411)内的一端上均设有挡块(412),挡块(412)与对应的限位部(413)之间连接有弹簧(421),限位柱(321)穿过弹簧(421)设置;安装块(311)内正交于第一安装腔(411)设有第二安装腔(431),第二安装腔(431)内螺纹连接有能够伸入第一安装腔(411)的螺栓(441),螺栓(441)位于第二安装腔(431)内的端部处设有呈圆锥状的斜面(442),斜面(442)用于挤压挡块(412)向第一安装腔(411)的开口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跑道轨枕,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300)还包括呈L型的活动块(341),活动块(341)包括竖直块(341b)和与竖直块(341b)固定相连的水平块(341a),竖直块(341b)与水平块(341a)间形成用于卡接电瓶车跑道(111)的卡槽(342),竖直块(341b)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滑槽(211)相配合的第二滑轨(343),竖直块(341b)与安装块(311)对应的侧面上设有第一转动槽(511);安装块(311)内沿第二安装腔(431)的延伸方向设有第二安装腔(431)同轴的第三安装腔(451),第三安装腔(451)的直径小于第二安装腔(431)的直径;第三安装腔(451)内螺纹连接有伸入第一转动槽(511)内的第一螺杆(331),第一转动槽(511)与一第一轴承(512)的内圈固定相连,第一轴承(512)设置在第一转动槽(511)内,第一螺杆(331)穿过螺栓(44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跑道轨枕,其特征在于:竖直块(341b)位于卡槽(342)一侧的侧面上沿着竖直块(341b)的高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T型的第二滑槽(344),卡槽(342)内滑动设有挤压块(521),挤压块(521)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二滑槽(344)相配合的滑块,挤压块(521)的上侧面第二转动槽(522);水平块(341a)位于卡槽(342)的上方设有第二通孔(345),第二通孔(345)内螺纹连接有伸入第二转动槽(522)内的第二螺杆(531),第二螺杆(531)伸入第二转动槽(522)的一端与一第二轴承(523)的内圈相连,第二轴承(523)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槽(5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跑道轨枕,其特征在于:挤压块(521)的下侧面上设有一层橡胶层(5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盾构施工电瓶车跑道轨枕,其特征在于:轨枕本体(100)为槽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11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鱼尾板
- 下一篇:缆道自动行车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