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0601.3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山崎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40 | 分类号: | B62M6/40;B62M6/50;B62M23/00;B62K5/027 |
代理公司: | 32294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差速装置 半轴 后桥驱动装置 桥管 助力车 安装空间 飞轮座 可拆卸连接装置 轮毂连接装置 飞轮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差速后桥 电机连接 助力装置 输出端 输入端 传动 上套 伸入 | ||
后桥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领域,尤指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通过差速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差速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带有桥管的第一连接板和带有桥管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远离桥管的一侧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一侧第一半轴插入差速装置内并与差速装置连接;另一端伸入安装空间并插入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与轮毂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一半轴上套设有飞轮座并装有飞轮,该飞轮座可通过第一半轴与差速装置可拆卸连接;使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采用差速后桥传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领域,尤指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三轮电助力车在载人载货的情况下,当前使用的小型三轮电助力车,在使用上是界于骑行轻型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一种使用车辆;目前传统三轮车的传动形式,为了解决后面两个轮子在拐弯、路不平不能同步运行的情况,采用了后轮一边死轮一边活轮的落后传动办法;这种传动结构使用性能不好,十分不安全;小型三轮车,后轮轮距短,刹车只刹单边死轮,容易翻车;尤其是小型电助力车载物时,更加不安全,这对于街道狭小的市区在运货方面受到限制。
特别是有的国家和地区为了行车安全和解决交通占道问题;在法律上限制了车辆的尺寸和不能使用纯电动车的规定;必须要有人力骑行功能,死活轮运行的传统做法,除了骑行买菜这种等级的载重使用和老人出行外,在其他方面的运用几乎不可能;使小街小巷的运货受到限制。
根据以上现有电助力车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1、取消死活轮传统做法在电助力车上的应用;2、采用电动车和摩托车差速后桥技术在助力车上的应用,但还要将人力驱动功能同时设计在该款驱动后桥上,解决在小尺寸的车辆上后桥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不易出现翻车并且采用差速后桥传动的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助力车后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装置,差速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差速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差速装置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半轴连接,保证了与后桥连接的车轮可不等速同步运转;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带有桥管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远离桥管的一侧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连接并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一侧的桥管铆接在差速装置输出端并与差速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设有第一半轴,该第一半轴一端伸出桥管,另一端伸入安装空间并插入第二连接板的桥管内与差速装置连接;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第一半轴上套设有飞轮座,该飞轮座套设有飞轮。
所述飞轮与电助力车的牙盘通过传动链连接,该牙盘上设有双霍尔传感器;所述双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与电机连接。由于设置有双霍尔传感器,这样当用脚骑行时这个信号被双霍尔传感器捕捉到,双霍尔传感器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电机工作;差速装置与半桥驱动轴连接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利用人力驱动的飞轮,随着人力驱动,双霍尔传感器输出速度信号,速度信号通过控制器输出电力驱动信号,让电机工作,达到电助力驱动。
所述差速装置为差速器。采用差速器,成本低,效果好。
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四角处均设置的连接柱,该连接柱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连接。通过采用连接柱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连接第一、第二连接板,另一方面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半轴、第二半轴的外露端均连接有轮毂连接组件。通过轮毂连接组件驱动车辆运行(其中轮毂连接组件具体可以是车轮、碟刹等组件)。
所述飞轮座远离飞轮的固定端上设螺孔。所述飞轮座上装有飞轮,在调整好飞轮座的位置后,通过将螺栓拧入螺孔内并抵住第一半轴,以固定飞轮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山崎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山崎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0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分配器
- 下一篇:一种转把、刹车一体式的电动车无刷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