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元件及一种高温限功率发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1069.0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8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计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黑孚电热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231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元件 高温 功率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热元件及一种高温限功率发热电缆,属于电缆材料技术领域,发热元件包括PTC合金丝和耐高温纤维绳,且PTC合金丝通过缠绕方式设置于耐高温纤维绳上。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利用PTC合金丝的正温度系数特性,将产品的输出功率限定在一个范围内,达到限功率的目的,同时系统的温度也会在一个范围内上升或下降,保证系统的温度不会超出产品的承受温度,且产品安装时可以重叠、交叉安装方便且灵活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元件及一种高温限功率发热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用电缆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自限温(或自控温)发热电缆,一种为恒功率发热电缆。
并联恒功率发热电缆,其输出功率恒定,一般采用镍铬合金丝作为发热元件,该材料正温度系数很低,在高温下产品的输出功率基本维持恒定。而目前市场上的并联恒功率加热电缆都采用氟塑料作为绝缘材料,由于塑料的耐温性低以及受热熔融,使该产品的最高维持温度只能达到150℃,发热功率不超过 50W/m,对于需要更高维持温度的场合,则该产品的使用受限。而且产品安装时必须避免发热电缆重叠、交叉等情况,安装灵活度低。
自限温发热电缆,采用半导体PTC材料作为发热元件,在低温环境下,产品电阻较小,输出功率较高;在高温场合下,产品电阻急剧上升,输出功率极低或无功率输出,目前该产品的最高维持温度只能达到120℃左右,无法满足高温场合下的维温需求。
因此这两种电缆均都无法满足高暴露温度场合下高功率输出的应用需求。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PTC合金丝和耐高温纤维绳,且所述PTC合金丝通过缠绕方式设置于所述耐高温纤维绳上。
进一步的,所述PTC合金丝是铁镍合金电阻发热丝,且所述PTC合金丝的电阻率为0.20-0.38μΩ*m。
进一步的,所述铁镍合金电阻发热丝中包括含量为15%-25%的铁和含量为75%-85%的镍。
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纤维绳为芳纶纤维绳。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发热元件PTC合金丝的正温度系数特性,将产品的输出功率限定在一个范围内,达到限功率的目的,同时系统的温度也会在一个范围内上升或下降,保证系统的温度不会超出产品的承受温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限功率发热电缆,包括所述的发热元件、导体芯和内护套层,所述内护套层和所述发热元件依次设置在所述导体芯外侧,所述导体芯包括外侧包裹有第一绝缘层的平行母线,所述内护套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在同一位置设置凹槽,所述发热元件缠绕于所述内护套层的外侧,且在所述凹槽处与所述平行母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平行母线包括多股绞合的镀镍铜导体,且在所处凹槽处的所述平行母线上包括电源接触点,所述发热元件通过所述电源接触点与所述镀镍铜导体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限功率发热电缆还包括设置于最外侧的外护套层和设置于所述发热元件外侧的第二绝缘层,且所述内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均包括高温氟塑料层或交联聚乙烯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氟塑料层包括聚四氟乙烯材料层、聚全氟乙丙烯材料层或聚偏氟乙烯材料层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限功率发热电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外护套层之间的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为镀锡铜丝、镀锡铜包铝合金丝或其它金属丝编织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黑孚电热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黑孚电热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1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