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车合一智能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0049.1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0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新;孙正;楼佳波;严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蓝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4;H04B1/08;H04B1/16;H04W4/02;H04W4/40;H04W4/80;H04W12/02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模块 微波接收模块 解码模块 解码信号 存储模块 汽车信息 汽车钥匙 输出信号 通信模块 识别码 电源管理模块 智能识别系统 本实用新型 监控摄像头 网络服务器 无线技术 无线钥匙 解码 人车 上传 盲区 汽车 传送 监控 交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车合一智能识别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微波接收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解码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微波接收模块接收汽车无线钥匙信号并将微波接收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送给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对微波接收模块输出信号进行解码并得到解码信号,解码模块将解码信号传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通过解码信号得到汽车钥匙识别码并通过汽车钥匙识别码得到汽车信息,主控模块将汽车信息传送至存储模块或通过通信模块上传至网络服务器。本系统采用无线技术监控交通运行,解决了汽车套牌逃逸、监控摄像头盲区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监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车合一智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安防监控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安防应用中,传统的音视频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城市内各处都安装着监控摄像头,可以随时调取当地的音视频资料,此技术已经多次在公安侦破的重大案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的高科技技术定位犯罪分子的行动和身份成为当下研究的一项热门课题,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基础。
视频领域的人脸识别等技术能够确保对行人的身份和行为进行确认,但对于汽车识别仅仅停留在识别车牌。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汽车出行,犯罪分子也不例外。有关数据显示,在2018年年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接近4亿辆,其中,汽车占比超过50%,多达2.64亿辆。在国民经济保持迅猛发展的良好势态下,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相较之前明显改善,汽车刚性需求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保有量短时间内持续增长。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人们对监控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自身所具有的不足逐步凸现出来,已无法全面有效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视频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不足:一、图像容易受影响而导致分辨率不高;二、暴露在外的视频监控设备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发现并规避;三、无法识别套牌车;四、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空间具有盲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准确性高、鲁棒性好、不易被规避以及无盲点的一种人车合一智能识别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车合一智能识别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微波接收模块、分别与微波接收模块以及主控模块连接的解码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以上技术方案中,汽车本身具有发送汽车无线钥匙信号的无线发射器,汽车无线钥匙信号带有编码加密,微波接收模块接收汽车无线钥匙信号并将汽车无线钥匙信号传送给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对汽车无线钥匙信号进行解码并得到解码信号,解码模块将解码信号传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通过解码信号得到汽车钥匙识别码并通过汽车钥匙识别码得到汽车信息,主控模块将汽车信息传送至存储模块或通过通信模块上传至网络服务器。汽车信息包括汽车位置信息、汽车唯一特征信息,汽车唯一特征信息包括汽车牌照,从而公安或监管部门能获取汽车信息以达到交通监管的效果。本系统还能应用于能发射无线信号的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无线信号带有相应的编码加密,微波接收模块接收电动自行车的无线信号并将电动自行车的无线信号传送给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对电动车的无线信号信号进行解码并得到解码信号,解码模块将解码信号传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通过解码信号得到电动自行车的无线信号识别码并通过电动自行车的无线信号识别码得到电动自行车信息,主控模块将电动自行车信息传送至存储模块或通过通信模块上传至网络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蓝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蓝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0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