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发动机分装托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27099.4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1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荣;熊伟;张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装 本实用新型 托盘 支撑杆 支撑 汽车零部件装配 导向定位结构 多品种发动机 变速箱垫块 储物盒支架 汽车发动机 螺栓 滑动定位 结构优化 托盘体 斜支撑 油底盒 工装 挡块 底座 放倒 拉出 费力 发动机 节约 覆盖 优化 安全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装配工装,具体是一种多用途的汽车发动机分装托盘。托盘在托盘体上设置斜支撑、油底盒支撑、变速箱垫块、数个PM支撑、储物盒支架和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定位结构及滑动定位原理。每个支撑分为底座、螺栓及支撑杆组成,切换时操作不用费力可以实现支撑杆拉出,放倒及定位等。可以覆盖不同吨位的发动机在分装线上实现安全有效的分装,通过巧妙的结构优化实现了一条分装线可同时完成多品种发动机的分装,降低了整线投资成本同时节约并优化了线边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装配工装,具体是一种多用途的汽车发动机分装托盘。
背景技术
在汽车整车装配过程中,发动机总成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需与之连接装配的零部件很多,如果全部在生产主线上完成,生产节拍及装配操作空间将难以满足;所以目前汽车整车生产厂几乎均设置了发动机分装线,通过制作专用发动机分装托盘托住发动机分装总成,提前分装完成发动机线束、变速器总成、悬置装置等装配,最终以发动机分装总成形式与车体合装。
柔性化整车生产线需要通用多品种车型共线生产,各系列的车型发动机型号、系列及排量不尽相同,目前生产线上针对不同发动机型号选用不同的托盘,造成切换麻烦、操作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投产成本且需要实现不同型号、系列及排量的发动机在同一条分装线上进行分装(包括启动机、发电机、压缩机及空压机等),以及变速箱合装,实现同一条线完成诸多工序对发动机分装线的托盘支撑要求更高;在有限的托盘空间上实现近10种发动机的支撑且相互不能干涉,保证发动机的支撑的稳固防止在合装变速箱的过程出现发动机侧翻所造成的安全风险,同时要保证操作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实现不同发动机上线过程中快速切换;达到快速投产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性好、后期维护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发动机分装托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托盘在托盘体上设置斜支撑、油底盒支撑、变速箱垫块、数个PM支撑、储物盒支架和挡块;所述斜支撑由斜支撑组件和斜支撑架构成,斜支撑架设置在斜支撑组件上端;所述斜支撑组件卡合在滑块上,实现在滑块轨道上滑动,所述滑块内设置有弹簧销定位条;所述变速箱垫块包括变速箱垫块组合和PM发动机变速箱垫块,所述PM发动机变速箱垫块放置在垫块放置盒内;所述储物盒支架和所述挡块安装在所述托盘体相对的两边;进一步的,所述斜支撑组件和所述PM支撑均由底座、支撑杆和螺栓组合而成,所述支撑杆通过活动螺栓设置在底座上。通过调整支撑杆的高度,满足不同型号的发动机的支撑要求,且通过活动螺栓实现支撑杆的站立和放倒。
进一步的,所述斜支撑对称设置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PM支撑设置4-8个,根据所针对的发动机的型号尺寸等安装在托盘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油底盒支撑上设置垫板,所述垫板采用聚氨酯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还包括数个吊环螺栓,其个数根据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对称设置两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定位结构及滑动定位原理。每个支撑分为底座、螺栓及支撑杆组成,切换时操作不用费力可以实现支撑杆拉出,放倒及定位等。单个结构支撑点可承受2000KG的垂直压力,可以覆盖不同吨位的发动机在分装线上实现安全有效的分装,通过巧妙的结构优化实现了一条分装线可同时完成多品种发动机的分装,降低了整线投资成本同时节约并优化了线边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解决多品种不同系列发动机混线分装的困难问题;2、通过不同支撑杆的组合及支撑的滑移实现不同结构及系列发动机的支撑固定从面实现动力总成的分装需求,组合式托盘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且可靠性可维护性好;3、使用高强度紧固件连接,等级达到10.8组螺母采用防松设计,更加安全可靠,消除传统连接方式易松脱易磨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7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