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行程油缸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25068.5 | 申请日: | 2019-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7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徐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玲 |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4;B29C45/67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白凯园 |
| 地址: | 436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口 活塞 活塞杆 缸筒 后端盖 前端盖 密封圈 螺母 本实用新型 活塞密封圈 双行程油缸 合模装置 挡盖 缸体 合模 油孔 贯穿 夹伤 油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行程油缸,包括前端盖、缸筒、活塞、挡盖、油孔密封圈、活塞密封圈、后端盖、调节螺母、油口C、油口D、油口E、M端活塞杆、N端活塞杆,缸筒右侧装有前端盖、缸筒左侧装有后端盖,所述缸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分别设有挡盖、油孔密封圈、活塞密封圈,所述活塞的N端活塞杆贯穿前端盖,所述活塞的M端活塞杆贯穿后端盖,所述M端活塞杆设有调节螺母,所述油口D、油口E位于缸体的前端,所述油口D位于油口E的后端,所述油口C位于缸体的后端。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用一个油缸使活塞可以分别前进两次,使合模装置分两次行程合模到位,解决了合模装置一次行程合模到位容易夹伤工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元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行程油缸。
背景技术
一次连帮成型鞋用注塑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问世了,一开始用挤注的工艺方法,后又发展到注射的工艺方法,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现行的注射方法工艺成熟,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所以大量中低端鞋子选择了一次连帮成型。
市场上目前销售的一次连帮成型鞋用注塑机,主要有转盘式自动提压楦、自动开合模的自动注塑机,由于现有的合模装置中油缸活塞是一次行程到位,这样的一次行程到位合模操作很容易发生夹伤操作工人事故。因此解决因合模时一次行程到位而发生的夹伤事故问题,是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一次连帮成型鞋用注塑机生产鞋子时,合模装置一次行程合模到位容易夹伤工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行程油缸,结构科学合理,用一个油缸使活塞可以分别前进两次,使合模装置分两次行程合模到位,解决了合模装置一次行程合模到位容易夹伤工人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双行程油缸,包括前端盖、缸筒、活塞、挡盖、油孔密封圈、活塞密封圈、后端盖、调节螺母、油口C、油口D、油口E、M端活塞杆、N端活塞杆,缸筒右侧装有前端盖、缸筒左侧装有后端盖,所述缸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分别设有挡盖、油孔密封圈、活塞密封圈,所述活塞的N端活塞杆贯穿前端盖,所述活塞的M端活塞杆贯穿后端盖,所述M端活塞杆设有调节螺母,所述油口D、油口E位于缸体的前端,所述油口D位于油口E的后端,所述油口C位于缸体的后端,所述调节螺母可在所述M端活塞杆上前后移动来调节所述活塞的运动行程。
进一步的,初始位置时,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缸筒的最左端,与所述后端盖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运动行程总长度为△L,所述活塞的最大运动行程总长度为L,△L≤L。
进一步的,所述油孔密封圈的右端到所述油口D最右端的长度为L1,L1即为所述双行程油缸的第一行程长度, L1<△L。
进一步的,所述双行程油缸的第二行程长度为L2,△L-L1=L2。
进一步的,第一行程时,所述油口C通压力油,所述油口D通油箱,所述油口E封闭,所述活塞向右移动,直到所述油孔密封圈的右端与所述油口D的右端重合,此时由于所述N端活塞杆腔的液压油无处回油,所述N端活塞杆腔产生背压,使所述活塞停止向右运动;第二行程时,所述油口C通压力油,所述油口D和所述油口E通油箱,所述活塞继续向右移动,直到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后端盖接触,所述活塞停止向右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双行程油缸可以是二次行程可调油缸,也可以是二次行程固定油缸,当所述活塞同时设有所述M端活塞杆、所述N端活塞杆时,所述双行程油缸为二次行程可调油缸;当活塞只设有N端活塞杆时,所述双行程油缸为二次行程固定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用一个油缸使活塞可以分别前进两次,使合模装置在油缸第一行程时不合模到位,在油缸第二行程时才合模到位,由于合模的过程分为两个合模阶段,既解决了合模装置一次合模到位容易夹伤工人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玲,未经姚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5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