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钥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6813.X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尹向阳;熊晓飞;潘斌;周密;方恒耀;严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易为泰汽车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19/00 | 分类号: | E05B19/00;G07C9/00;G08C17/02;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振玉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钥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钥匙,包括壳体、触控屏、通信电路板、电池和射频天线,触控屏镶嵌在壳体体壁上,通信电路板、电池和射频天线均设置在壳体内腔;通信电路板集成基带芯片,基带芯片分别与触控屏、电池和射频天线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钥匙,通过触控屏、通信电路板、电池和射频天线实现汽车钥匙具备远程通信能力,提升了汽车钥匙的远程通信能力,能够为用户远程控制汽车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钥匙,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钥匙。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以移动互联、大数据及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以互联网+以及智能控制技术为基础或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也是科技改革浪潮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汽车钥匙如何更为智能、便捷和安全的监控车辆信息并实现远程操控,实现人与车智能交互,将会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汽车钥匙往往包括原车钥匙电路板、按键和壳体,原车钥匙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按键镶嵌在壳体体壁上,原车钥匙电路板与按键连接,通过集成在原车钥匙电路板上的信号发射器(例如:蓝牙发射器或者红外发射器等)与汽车中的信号接收器近程通信,使得汽车钥匙具备近程通信功能,但是汽车钥匙尚欠缺远程通信功能,不仅有损汽车钥匙的通信能力,也为用户通过汽车钥匙控制汽车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钥匙尚欠缺远程通信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钥匙,包括壳体、触控屏、通信电路板、电池和射频天线,所述触控屏镶嵌在所述壳体体壁上,所述通信电路板、所述电池和所述射频天线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腔;所述通信电路板集成基带芯片,所述基带芯片分别与所述触控屏、所述电池和所述射频天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钥匙的有益效果是:触控屏可以发送指令给基带芯片,基带芯片根据该指令控制射频天线发射电磁信号,通过触控屏、基带芯片和射频天线能够实现汽车钥匙具备远程通信功能,通过电池可以为触控屏、基带芯片和射频天线供电,相比于传统的汽车钥匙,通触控屏、基带芯片、电池和射频天线共同提升了汽车钥匙的通信能力,能够为用户远程控制汽车提供便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出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通信电路板还集成有显示供电插座和实时传输插座,所述基带芯片分别通过所述显示供电插座和所述实时传输插座与所述触控屏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显示供电插座和实时传输插座简化了连接触控屏和基带芯片之间的连接方式,便于组装触控屏和基带芯片,提高电路组装效率。
进一步,所述通信电路板还集成有USB插头和蓄电池连接器,所述基带芯片集成有充电器,所述电池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器分别与所述USB插头、所述充电器和所述蓄电池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USB插头、蓄电池连接器和充电器可以为蓄电池充电,有效了汽车钥匙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蓄电池连接器包括电池插座和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插座分别与所述USB插头、所述充电器和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充电器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池插座简化了USB插头、充电器和蓄电池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电压检测电路可以检测充电器的电压,以保证蓄电池正常充电。
进一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105、电阻R1108和电阻R1106,所述电阻R1106的一端连接在串联的所述电阻R1108和所述电阻R1106之间的公共端,所述电阻R1106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器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三个电阻简化了电压检测电路,节省了电路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易为泰汽车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易为泰汽车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6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