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停车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6688.2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崔梓豪;王亮亮;高欢欢;王利超;杨文轩;刘晓旭;杨徐毅;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E04H6/04 |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机构 可折叠式 停车 举升机构 驱动机构 可折叠 停车板 存取 本实用新型 城市小区 待停车辆 对称分布 固定机构 举升装置 驱动转动 伸缩装置 升起状态 停车装置 铰接点 停放板 伸缩 转动 平行 停放 锁定 车间 支撑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停车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停车机构,包括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两个停车桩,两个停车桩均包括:举升机构;规避机构,其中,举升机构中的举升装置用于驱动转动杆的另一端绕铰接点转动;停车装置,其包括的两个可折叠停车板共同构成用于供待停车辆停放的停放板;驱动机构,通过其包括的第二伸缩装置的伸缩使得可折叠停车板始终与地面平行;固定机构,用于对驱动机构进行锁定,且用于对升起状态的停车机构进行支撑。本申请的可折叠式停车机构能够同时存取两辆车,且两辆车间的存取互不影响,以解决城市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装置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停车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渐渐成为了大多数家庭的必需品,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然而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带来了愈发严重的停车问题。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即使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停车位数量相对机动车增长速度而言也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这使市区停车难问题日趋严重。可以说,城市的停车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车辆的存取和管理也成为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停车场地,使之停放更多的车辆。
德国、日本最早开始对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研究,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着手研究立体停车设备。机械式立体停车场通过对垂直空间的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土地资源,同时节约土地建设开发的成本,但由于整体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存取效率低,不适合城市已建成小区。大部分小型停车装置,上、下两车位车辆的存取必须依次进行,十分不便,无法应用于公共场地。近年来虽然陆续提出几种无避让式停车装置,但仍存在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的缺点,不论是否工作,都需要占据不小的路面,应用在小区中既不美观也不实用。。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停车机构,解决城市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式停车机构,包括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两个停车桩,两个所述停车桩均包括:
举升机构包括垂直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持装置以及与设置在所述支持装置上的举升装置;
规避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持装置上,另一端与所述举升装置连接,其中,所述举升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绕铰接点转动;
停车装置包括可折叠停车板,所述可折叠停车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其中,任一所述停车桩的可折叠停车板能够朝向另一所述停车桩的可折叠停车板方向折叠或展开,在两个所述停车桩的可折叠停车板均展开时,两个所述可折叠停车板共同构成用于供待停车辆停放的停放板;
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可折叠停车板上,在所述可折叠停车板跟随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而升降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伸缩使得所述可折叠停车板始终与地面平行;
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停车机构上,用于对所述驱动机构进行锁定,且用于对升起状态的所述停车机构进行支撑。
具体的,所述支持装置为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设置用于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的固定板;
所述举升装置包括:
减速直流电机,所述减速直流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固定板上,所述减速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绕线盘;
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绕线盘中的线缆穿过所述滑轮后固定连接至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6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避让式智能停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智能停车用侧位移动停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