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移载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06155.6 | 申请日: | 2019-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5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蒋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德竹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47/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伺服移载机构,包括一号立柱、二号立柱和横梁,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间设有水平横梁,横梁上安装同步横移结构,同步横移结构上安装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吸盘架,工件在经过龙门架结构下端时,升降装置向下动作,吸盘吸取到工件后,升降装置向上提起,横梁上的同步横移结构将吸取有工件的吸盘架沿着横梁方向运动至预定位置,随后真空管关闭,解除吸盘的吸附作用,工件脱落,吸盘架复位至原来的位置进行下一次吸取,如此周而复始,该伺服移载机构在工件的搬运的过程中动作快速,平稳可靠,无需人力操作,可实现自动化搬运,使生产线作业更加流畅,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伺服移载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生产线是指由自动化机器体系实现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在连续流水线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目前的自动化生产线作业中,实现两条自动化生产线传送带相互配合作业时,生产线与生产线之间的转换主要依靠人工,工件等产品在两传输送之间的转运纯粹依靠人工的搬运,这其中不仅拉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且工作效率低下,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生产极为不利,因而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生产的伺服移载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移载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伺服移载机构,包括一号立柱、二号立柱和横梁,所述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竖直设置,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间设有水平横梁,通过一号立柱、二号立柱和横梁构成龙门架机构,所述横梁上安装同步横移结构,同步横移结构上安装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吸盘架,吸盘架上设有若干用于吸附工件的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梁上的同步横移结构包括伺服电机和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安装在横梁上,同步带通过传动轴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同步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双轴气缸及滑轨,所述双轴气缸的伸缩端向下设置,双轴气缸的下端设有滑轨,滑轨竖直设置且与双轴气缸的伸缩端相匹配,吸盘架固定连接双轴气缸伸缩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盘架的下端的四角均设有用来安装真空吸盘的轴孔,轴孔中的安装有真空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真空吸盘上端连接真空管,真空管上设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盘架的下端设有用以对工件进行导正的导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正机构包括一号导正轨道和二号导正轨道,所述一号导正轨道和二号导正轨道平行设置与横梁下端且均垂直于横梁,一号导正轨道和二号导正轨道间设有工件通道,二号导正轨道中设有若干推进气缸,推进气缸的伸缩端垂直朝向一号导正轨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导正轨道和二号导正轨道的端头均设有与工件通道相匹配的闸门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件在经过由一号立柱、二号立柱和横梁构成的龙门架结构下端时,升降装置向下动作,连接在吸盘架上的真空管通过电磁阀的通断打开真空管,使吸盘产生吸附力,吸取到工件后,升降装置向上提起,横梁上的同步横移结构将吸取有工件的吸盘架沿着横梁方向运动至预定位置,随后真空管关闭,解除吸盘的吸附作用,工件脱落,吸盘架复位至原来的位置进行下一次吸取,如此周而复始,该伺服移载机构在工件的搬运的过程中动作快速,平稳可靠,无需人力操作,可实现自动化搬运,使生产线作业更加流畅,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伺服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德竹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德竹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6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动态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生产的自动出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