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膜层结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5067.4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田浦延;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结构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光学膜层结构,用于会聚背光光线及透过检测光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膜层单元及第二膜层单元,每个膜层单元包括基底及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间隔排布的微结构,所述基底包括平行相对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微结构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每个微结构包括背向基底的顶面,所述顶面至少平行于与之相对的基底下表面部分,经由所述顶面透过所述膜层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微结构之间的间隔部分的膜层单元表面至少平行于与之相对的基底下表面部分,经由微结构之间的间隔部分的膜层单元表面透过所述膜层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所述微结构之间的间隔部分的膜层单元表面面积与所述顶面面积的比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四分之一而小于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侧面,所述侧面不平行于相对的基底下表面部分,经由所述侧面透过所述膜层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所述侧面与基底上表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40度而小于或等于9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单元和第二膜层单元上的微结构为沿特定方向延展的长条形梯台或长条形长方体,其中,所述第一膜层单元和第二膜层单元沿光路依次排布,二者上的微结构的延展方向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双层台阶形状,包括在基底上设置的第一凸起及在第一凸起顶面形成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沿特定方向延展的长条形梯台或长条形长方体,所述第二凸起为在第一凸起的顶面上形成的正立的长条形三棱柱,所述长条形三棱柱沿着与长条形梯台相同的方向延展,经由所述顶面上分别位于长条形三棱柱相对两侧的两个不相连的平面区域透过所述膜层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单元或第二膜层单元上的微结构顶面和位于微结构之间的间隔部分的膜层单元表面的面积之和占所述基底的下表面面积的百分比分别大于或等于63%,两者乘积大于或等于4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顶面、所述基底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微结构之间的间隔部分的膜层单元表面均为平面。
8.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提供背光光线至一显示面板并透过由外部对象发射和/或反射的检测光线至一传感模组,所述传感模组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光线执行相应的感测,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层结构,所述检测光线的波长不同于所述背光光线的波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对所述背光光线的扩散作用大于对所述检测光线的扩散作用,所述光学膜层结构与扩散片沿光路依次设置,所述扩散片包括基材及在基材上形成的毛玻璃状的粗糙微结构;或者
所述扩散片包括基材及在基材上掺入的扩散粒子,所述扩散粒子由透过红外或近红外光而反射可见光的材料制成,所述扩散粒子的平均尺寸在380纳米至780纳米的范围内;或者
所述扩散片为一种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膜层,所述膜层内形成有多个纳米级别的小孔;或者
所述扩散片为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量子点膜层,所述量子点膜层内含有量子点材料,所述量子点材料吸收蓝色背光光线将其分别转换为绿色背光光线和红色背光光线,所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用于提供背光光线的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为蓝色发光光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
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底面一侧,用于反射从导光板的底面透出的背光光线,其中,所述反射片由透过红外或近红外光而反射可见光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50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门锁半隐藏式指纹头结构
- 下一篇:电动汽车零件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