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车把走线结构及助力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1810.5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陈益楠;许杰;刘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99/00 | 分类号: | B62J99/00;B62K21/12 |
代理公司: | 31229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家瀚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把 走线盒 车把套 头管 刹车线 穿过 车管 车架 线束 转把 本实用新型 技术要点 刹车装置 转接配件 走线结构 电动车 控制器 电源线 联接处 隐藏式 助力车 管内 下端 走线 联接 车轮 延伸 | ||
一种隐藏式车把走线结构及助力车,旨在于实现车把线束隐藏走线,并将车把与车架间联接的部位做到完全隐藏,其技术要点使:包括车把套件、走线盒及头管,所述车把的下端穿过走线盒与头管相连,与电动车的控制器相连的电源线和转把线穿过走线盒后进入车把的车管中与转把相连,刹车线直接穿过走线盒与车轮的刹车装置相连,所述车把套件套设在车把外,所述刹车线内置于车把套件内。本实用新型在车管与头管的联接处增加了走线盒作为转接配件,将车把上的线束经走线盒延伸隐藏到头管内,使车把和车架间结合的部位做到完全隐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车把走线结构及助力车。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自行车、电单车等共享单车的车型多是刹车线外露的,而外露的缺点,一个是当前人们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对共享单车行业来讲意味着更多的配件损坏,意味着要花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弥补这种产品上的缺陷。外露式配件除了更高的损坏比,还存在不安全、影响美观等问题,间接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的问题。在这个对任何事物都在追求简洁的外观、舒适的客户体验的年代,原来的车型越来越不受市场欢迎。因此大多数公司都在偿试着将各种走线做到内藏式,增加市场竞争的优势。
当前的车型做到内隐藏式有两种方案,一种就是通过外包的塑胶壳将整个车把配件和线束全给罩起来,这样做使各配件和线束一点都没有外露,也就是电摩那种方案,但是一旦有坏的配件需要维修时还需要将塑胶外壳拆掉才能维修;另一种是通过开发一套全新的转、刹把配件,通过改造车把做到各线束内藏到车把管内再引出。相较外包式内走线,开发一套新品虽然在研发费用上会较多,但是可使自主配件做到专品专用,单品也意味着其它厂家不会使用,可以确保自主开发车型的独特和专用配件更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外观上的独特新颖性。而无论哪种,在车把与车架间联接的位置要做到完全隐藏都有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车把走线结构及助力车,其在车管与头管的联接处增加了走线盒作为转接配件,将车把上的线束经走线盒延伸隐藏到头管内,使车把和车架间结合的部位做到完全隐藏。
本实用新型的隐藏式车把走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车把套件、走线盒及头管,所述车把的下端穿过走线盒与头管相连,与电动车的控制器相连的电源线和转把线穿过走线盒后进入车把的车管中与转把相连,刹车线直接穿过走线盒与车轮的刹车装置相连,所述车把套件套设在车把外,所述刹车线内置于车把套件内。
优选地,所述车把套件由车把前壳和车把后壳构成。
优选地,所述头管分为第一腔管和第二腔管,所述第一腔管的上端通过内置的碗组与车把的底端连接,刹车线、转把线及电源线进入第二腔管内。
优选地,所述走线盒的下端设有连接台插入第二腔管内。
优选地,所述走线盒上开设有插孔,车把的下端穿过插孔与头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插孔向上延伸插入车把套件的下端内,且走线盒的盒体于插孔的外侧形成供车把套件的下端相抵靠的平台。
优选地,所述插孔呈葫芦状,构成葫芦状的尖部容刹车线、转把线及电源线穿过,构成葫芦状的另一部分容车把的下端插入。
优选地,所述头管的前侧开设有穿线口。
优选地,所述车把上开设有容转把线和电源线穿过的出线口。
优选地,所述车把套件的顶端套设有卡座,所述卡座将车把前壳和车把后壳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座的内侧轮廓为葫芦状,构成葫芦状的尖部处于车把前壳一侧并容刹车线穿过,构成葫芦状的另一部分套设在车把上。
优选地,所述车把上设有异形螺母用以固定车把后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1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