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能盒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9716.6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3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何亮;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盒 溃缩 受力 吸能盒本体 吸能 方向设置 垂直 汽车技术领域 乘员舱 均匀性 受力点 支撑面 折叠 申请 汽车 变形 保证 传递 支撑 | ||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能盒及汽车。所述吸能盒包括由多个支撑面组成的吸能盒本体,每个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多个溃缩筋,所述溃缩筋大约垂直于所述吸能盒本体的受力方向设置,且所述溃缩筋的长度沿其受力方向逐渐变短。本申请的吸能盒的溃缩筋大约垂直于吸能盒本体的受力方向设置,且溃缩筋的长度沿其受力方向逐渐变短,如此可保证受力传递的均匀性,且可保证越靠近受力点,吸能盒的折叠吸能越好,而越靠近乘员舱的点,在吸能的同时,使吸能盒的变形越小,从而增强了现有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能盒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防撞梁的主要作用是在低速碰撞下,通过其高强度的结构,将碰撞的能量传递给吸能盒,靠吸能盒的变形吸收能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对车上乘员起到保护作用,降低车身损坏的程度,降低维修费用。吸能盒在发生碰撞时吸能值的高低,是评价吸能盒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吸能盒的吸能效率,主要有两种途径:1)增加吸能盒长度;2)提高平均力值。
吸能盒长度由车身外形、纵梁等环境数据决定,环境数据锁定后,吸能盒的尺寸基本不会再产生变化;而防撞梁与车身纵梁连接,防撞梁吸能盒的强度通常低于纵梁强度,以保证碰撞过程中防撞梁的吸能盒先馈缩变形,因此吸能盒碰撞力有上限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吸能盒吸能值只能通过改进结构设计优化力值曲线,使力值曲线更加平稳,提高平均力值。
现有钢材质的吸能盒通常为冲压件,由两个冲压成型的零件焊接而成,围成一个台状或立方体形的封闭腔体。两个冲压件在焊接时焊缝位于立方体的两个相互对应的表面,这种常用结构造成了吸能盒不同的表面在压馈过程中应力不均衡,吸能盒在压馈过程有可能发生侧倾,从而不能发挥出设计要求的吸能效果。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新型吸能盒及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能盒及汽车,以增强现有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一种吸能盒,包括由多个支撑面组成的吸能盒本体,每个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多个溃缩筋,
所述溃缩筋大约垂直于所述吸能盒本体的受力方向设置,且所述溃缩筋的长度沿其受力方向逐渐变短。
优选地,设于同一所述支撑面上的部分所述溃缩筋为内凹结构,其余所述溃缩筋为外凸结构。
优选地,所述内凹结构和所述外凸结构交替地设于所述支撑面上。
优选地,所述吸能盒本体由两块冲压件焊接形成腔体结构,每块所述冲压件均包括两个所述支撑面。
优选地,每块所述冲压件均为直角构件,两块所述冲压件焊接形成截面形状为方形的腔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吸能盒本体的底部焊接有底板,
所述底板与纵梁固接,所述吸能盒本体与防撞梁固接。
优选地,所述溃缩筋的深度沿其受力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溃缩筋的宽度沿其受力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溃缩筋的数量沿其受力方向逐渐减少。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吸能盒。
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吸能盒的溃缩筋大约垂直于吸能盒本体的受力方向设置,且溃缩筋的长度沿其受力方向逐渐变短,如此可保证受力传递的均匀性,且可保证越靠近受力点,吸能盒的折叠吸能越好,而越靠近乘员舱的点,在吸能的同时,使吸能盒的变形越小,从而增强了现有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个支撑面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97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保险杠缓冲组件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保险杠骨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