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前端的集成式吸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4861.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1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2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余永莉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盒 行人小腿保护 吸能结构 支架结构 集成式 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 支架本体 水平方向间隔 注塑一体成型 保险杠 保险杠形状 模块化装配 悬臂梁结构 工厂生产 降低生产 装配效率 凹陷部 端区域 吸能 整车 汽车 装配 延伸 环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前端的集成式吸能结构,包括:M型吸能盒结构,所述M型吸能盒结构具有M形横截面形状,包括:朝向行人侧突出的两个凸起部以及位于两个凸起部之间的凹陷部,所述两个凸起部沿水平方向间隔延伸;以及行人小腿保护支架结构,该结构包括:仿保险杠形状的保护支架本体结构以及连接M型吸能盒结构与保护支架本体结构的悬臂梁结构;其中,M型吸能盒结构位于行人小腿保护支架结构的上方,M型吸能盒结构与行人小腿保护支架结构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吸能结构,既可以有效提高吸能效率,又能降低生产环节成本,提高工厂生产效率、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实现整车在保险杠前后端区域的模块化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端吸能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前端的集成式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汽车车型上,汽车前端所采用的吸能结构100,100’基本是由分别单独构造然后再装配在一起的吸能块101,101’和行人小腿保护支架102,102’(后面简称小腿保护支架)两部分组成,参见图1,图2,其中,吸能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EPP泡沫吸能块101,如图1A所示,另一种是PP料吸能块101’,如图2A所示。在汽车前端发生碰撞时EPP泡沫吸能块101或PP料吸能块101’吸收由该碰撞产生的能量,行人小腿保护支架102,102’支撑行人小腿胫骨,防止弯曲,为行人安全提供保护。
然而,该吸能结构的缺点在于,一方面,由于吸能块本身的结构特点,其吸能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吸能块与小腿保护支架两部分是通过单独加工制造,然后再统一装配到整车上,因此在装配环节需要单独包装以及分开发货,从而不得不引起生产环节的成本升高,而单独装配这两个零件,对于客户总装的装配节拍也有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前端的集成式吸能结构,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前端吸能结构的吸能效果不理想、装配效率低下从而带来的整车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前端的集成式吸能结构,包括:M型吸能盒结构,所述M型吸能盒结构具有M形横截面形状,包括:朝向行人侧突出的两个凸起部以及位于两个凸起部之间的凹陷部,所述两个凸起部沿水平方向间隔延伸;以及行人小腿保护支架结构,所述行人小腿保护支架结构包括:仿保险杠形状的保护支架本体结构以及连接所述M型吸能盒结构与保护支架本体结构的悬臂梁结构;其中,所述M型吸能盒结构位于所述行人小腿保护支架结构的上方,所述M型吸能盒结构与行人小腿保护支架结构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所述悬臂梁结构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一对悬臂梁。
所述保护支架本体结构上设有若干凹凸状结构。
所述保护支架本体结构上的凹凸状结构处开设有减重孔。
所述集成式吸能结构是左右对称结构。
所述集成式吸能结构采用聚丙烯材料注塑制成。
优选地,所述集成式吸能结构还包括一个辅助吸能盒。通过M型吸能盒结构与辅助吸能盒的结合使用使得该集成式吸能结构的吸能效率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所述辅助吸能盒连接在所述M型吸能盒结构的下方以及所述行人小腿保护支架结构的上方。
所述辅助吸能盒是另一个M型吸能盒结构或者半个M型吸能盒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前端的集成式吸能结构,该集成式吸能结构既可以有效提高吸能效率,又能降低生产环节成本,提高工厂生产效率、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实现整车在保险杠前后端区域的模块化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吸能结构的总装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4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