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50082.3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刘军;洪锦炯;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刘军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 |
| 代理公司: | 33219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王美荣<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 下椎体 椎弓根 锥型孔 椎体 上椎体 嵌块 本实用新型 承托 旋入 置入 下颈椎前路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结构布局 螺钉方向 融合系统 固连 椎弓 根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包括嵌置于上下椎体之间的嵌块,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嵌块包括承托于上椎体的第一表面,承托于下椎体的第二表面,以及设于上椎体和下椎体外侧的第三表面;第三表面设有用于置入第一螺钉的第一锥型孔,还设有用于置入第二螺钉的第二锥型孔;第一螺钉朝向上椎体的椎弓根方向,第二螺钉朝向下椎体的椎弓根方向。使用时,将嵌块设于上下椎体之间,再将第一螺钉通过第一锥型孔旋入上椎体的椎弓根中,将第二螺钉通过第二锥型孔旋入下椎体的椎弓根中,完成上下椎体之间的固连,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合理、稳定性高、具有特定的螺钉方向及角度,术中置钉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脊椎固定康复用的医疗部件,具体地说是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在手术模拟教学中,常需要将脊柱模型的上下椎体进行连接。国外学者在2012年报道一种椎间固定融合系统(Clavenna A L, Spine Journal, 2012, 12(2):157-163.)由一枚椎间融合器和2枚普通椎体螺钉组成。该系统优点是一种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系统,同时联合2枚螺钉固定,能提供固定所需稳定性,不需要辅以颈椎前路钢板固定;但其不足之处主要是,螺钉位于椎体松质骨内、螺钉太短,容易出现术后松动,导致手术失败。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流术式,各种内固定器械的应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但也带来很多的问题;如内固定失败、邻椎病、吞咽困难、前纵韧带骨化等,最终导致手术失败,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满意度;通过改进内固定设计、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方式,减少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各种方式缺陷同样十分明显,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可以起到早期提高螺钉的轴向拔出力,且明显增加固定节段脊柱的抗疲劳能力,但存在误注或渗漏风险、易损伤神经组织、聚合产生高热等弊端;后期可能引起周围骨质吸收,出现骨水泥与骨界面松动;骨水泥的崩解会使肺部产生非凝血性栓塞等并发症。国内外学者研究设计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配套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ATPS钉板系统)为解决内固定稳定性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ATPS 置钉点过于靠近椎体上缘,钢板置入后与上位椎间盘的距离过近,会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2、ATPS 置钉时要完全穿过椎弓根,必然增加椎动脉、神经根和颈脊髓损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稳定性高、具有特定的螺钉方向及角度,术中置钉准确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包括嵌置于上椎体和下椎体之间的嵌块,连接上椎体和嵌块的第一螺钉,连接下椎体和嵌块的第二螺钉,嵌块包括承托于上椎体的第一表面,承托于下椎体的第二表面,以及设于上椎体和下椎体外侧的第三表面;第三表面设有用于置入第一螺钉的第一锥型孔,还设有用于置入第二螺钉的第二锥型孔;第一螺钉朝向上椎体的椎弓根方向,第二螺钉朝向下椎体的椎弓根方向。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第一螺钉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Ω的取值范围为25°~35°;第二螺钉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25°~35°;第一螺钉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γ的取值范围为25°~30°;第二螺钉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β的取值范围为15°~20°;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的长度取值范围分别为20-26mm。
上述的第三表面设有螺钉孔,螺钉孔位于第一锥型孔和第二锥型孔之间,螺钉孔螺纹配装有锁定冒,锁定冒的边缘分别顶设于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的大头端,锁定冒、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的螺纹方向一致。
上述的第一锥型孔开口于第一表面,第二锥型孔开口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布满凸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刘军,未经赵刘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0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伴椎体部分切除的颈椎关节置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对线功能的下肢取形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