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50082.3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刘军;洪锦炯;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刘军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 |
| 代理公司: | 33219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王美荣<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 下椎体 椎弓根 锥型孔 椎体 上椎体 嵌块 本实用新型 承托 旋入 置入 下颈椎前路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结构布局 螺钉方向 融合系统 固连 椎弓 根基 | ||
1.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包括嵌置于上椎体(5)和下椎体(6)之间的嵌块(1),连接上椎体(5)和所述的嵌块(1)的第一螺钉(2),连接下椎体(6)和所述的嵌块(1)的第二螺钉(3),其特征是:所述的嵌块(1)包括承托于上椎体(5)的第一表面(11),承托于下椎体(6)的第二表面(12),以及设于上椎体(5)和下椎体(6)外侧的第三表面(13);所述的第三表面(13)设有用于置入第一螺钉(2)的第一锥型孔(21),还设有用于置入第二螺钉(3)的第二锥型孔(31);所述的第一螺钉(2)朝向所述的上椎体(5)的椎弓根方向,所述的第二螺钉(3)朝向所述的下椎体(6)的椎弓根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螺钉(2)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Ω的取值范围为25°~35°;所述的第二螺钉(3)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25°~35°;所述的第一螺钉(2)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γ的取值范围为25°~30°;所述的第二螺钉(3)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β的取值范围为15°~20°;所述的第一螺钉(2)和所述的第二螺钉(3)的长度取值范围分别为20-2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表面(13)设有螺钉孔(41),所述的螺钉孔(41)位于所述的第一锥型孔(21)和所述的第二锥型孔(31)之间,所述的螺钉孔(41)螺纹配装有锁定冒(4),所述的锁定冒(4)的边缘分别顶设于第一螺钉(2)和第二螺钉(3)的大头端,所述的锁定冒(4)、第一螺钉(2)和第二螺钉(3)的螺纹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锥型孔(21)开口于所述的第一表面(11),所述的第二锥型孔(31)开口于所述的第二表面(12);所述的第一表面(11)和所述的第二表面(12)分别布满凸点(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表面(12)设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的第一凹槽(121)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锥型孔(21)和所述的第二锥型孔(31)交汇;所述的第二表面(12)还设有若干第二凹槽(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凹槽(122)共有三个,且彼此呈三角形排列于所述的第二表面(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表面(11)为凸面,所述的第二表面(12)为凹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嵌块(1)还包括位于第三表面(13)相反的一侧的第四表面(14);所述的第一表面(11)为自第三表面(13)到第四表面(14)的外凸弧面;所述的第二表面(12)为自第三表面(13)到第四表面(14)的内凹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表面(13)设有交汇于所述的第一锥型孔(21)的第一棱边(71),以及设有交汇于所述的第二锥型孔(31)的第二棱边(72);所述的第一棱边(71)和所述的第二棱边(72)互相平行,且分别沿着上椎体(5)到下椎体(6)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基底部螺钉的新型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嵌块(1)还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五表面(15)和第六表面(16),所述的第五表面(15)和第六表面(16)分别位于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和所述的第三表面(13)的边缘内;所述的第四表面(14)和所述的第五表面(15)的边缘之间设有第七表面(17),所述的第四表面(14)和所述的第六表面(16)的边缘之间设有第八表面(18),所述的第七表面(17)和所述的第八表面(18)彼此呈“八”字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刘军,未经赵刘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00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伴椎体部分切除的颈椎关节置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对线功能的下肢取形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