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0967.5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1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华;卢伟;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2 | 分类号: | B62D27/02 |
代理公司: | 11294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成蓉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围 顶盖外板 上加强板 流水槽 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 侧围外板 上型面 下型面 点焊 贴合 车身顶盖 镀锌钢板 抗疲劳性 结构胶 美观性 有效地 汽车 | ||
1.一种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外板(1)、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D柱上加强板(3)以及侧围外板(5);所述顶盖外板(1)的下型面一(a1)与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的上型面一(b1)贴合;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的下型面二(b2)与所述D柱上加强板(3)的上型面二(c1)贴合;所述D柱上加强板(3)通过点焊与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侧围外板(5)连接;所述D柱上加强板(3)通过点焊与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连接;所述D柱上加强板(3)用于将车辆行驶及后背门(13)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力传递至D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上加强板(3)上设有第一连接处(10)、第二连接处(20)、第三连接处(30)以及第四连接处(40);所述第一连接处(10)、所述第二连接处(20)、所述第三连接处(30)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处(40)均通过三层板点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处(10)位于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侧围外板(5)搭接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处(20)位于焊接贴合立面(6)上;所述第三连接处(30)和所述第四连接处(40)分别位于焊接贴合平面(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柱下加强板(4);所述D柱下加强板(4)一端与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搭接,所述D柱下加强板另一端与所述D柱上加强板(3)搭接;所述D柱下加强板(4)上设置有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外板(1)的R角与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的R角避让间隙小于1mm;所述D柱上加强板(3)的R角与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的R角避让间隙小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外板(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处(20)、所述第三连接处(30)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处(40)与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连接;所述顶盖外板(1)与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搭接处设置有第一分缝线(11);所述第一分缝线(11)为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处(20)、所述第三连接处(30)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处(40)的焊点边缘与所述第一分缝线(11)的距离为1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在所述第一分缝线(11)处设置有溶胶槽(9);所述溶胶槽(9)深度为1mm,所述溶胶槽(9)用于涂装密封胶(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外板(1)与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搭接;所述顶盖外板(1)与所述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搭接配合的型面包括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5)后端与侧围后流水槽本体(2)搭接处设置有第二分缝线(12);所述第二分缝线(12)与所述顶盖外板(1)侧面流水槽修边线的交点位于焊接贴合立面(6)上端,并距离所述焊接贴合立面(6)上端R角2~3mm。
10.一种汽车,包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顶盖与侧围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09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塑料门槛板
- 下一篇:一种阻燃车厢和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