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旅居车尾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38797.7 | 申请日: | 2019-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1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泉峰;孟莉萍;张杰;王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德利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3/36 | 分类号: | B60P3/36;B60R13/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旅居 车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旅居车尾厢结构,包括车尾主体和外壳架,所述外壳架安装在车尾主体中心外端,所述外壳架的上端对称设有尾翼板,所述外壳架的侧端安装有车尾门,所述外壳架的内端安装有隔水装置,所述隔水装置的侧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侧端连接有隔水膜,所述外壳架的侧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外壳架内端通过水管连接有调节架,且调节架侧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所述隔水装置的底端面开设有中心槽,且中心槽的上部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前端安装有拉手,所述中心槽的前端位置固定有第二挡板。本实用新型为多功能的旅居车尾厢结构,通过隔水装置的设置,实现内端隔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旅居车尾厢结构。
背景技术
旅居车尾厢结构是连接在旅居车后部的连接件,用于人员的居住休息设有,使得长途的运行更加的舒适,同时方便人们旅游生活,但是目前旅居车尾厢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存在不便于进行洗澡用水的现象,会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旅居车尾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旅居车尾厢结构,包括车尾主体和外壳架,所述外壳架安装在车尾主体中心外端,所述外壳架的上端对称设有尾翼板,所述外壳架的侧端安装有车尾门,所述外壳架的内端安装有隔水装置,所述隔水装置的侧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侧端连接有隔水膜,所述外壳架的侧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外壳架内端通过水管连接有调节架,且调节架侧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所述隔水装置的底端面开设有中心槽,且中心槽的上部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前端安装有拉手,所述中心槽的前端位置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中心槽的后端位置开设有排水槽,所述第一挡板的中心前端设有转杆,所述第一挡板的前端顶部位置设有第二卡扣。
优选的,所述隔水膜通过转杆与第一挡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通过第二卡扣可与外壳架上开设的槽体相扣合。
优选的,所述卡板可通过拉手在中心槽内端滑动。
优选的,所述中心槽通过排水槽与外排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头通过第一卡扣可与连接槽相扣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安装卡板、拉手和第二挡板,使得可以通过中心槽排水的同时,可以进行上端面的连接,当不需要进行使用的时候,拉伸卡板,使得堵住中心槽的缝隙,使得上端面平行,且到达中心槽的水通过排水槽与外端的排水装置连接,实现排水的目的,不会对车尾主体内端造成水的影响,使用者可将第一挡板进行活动,第一挡板与外壳架的连接采用销接,可通过第一挡板底端进行转动工作,且隔水膜通过转杆与第一挡板相连接,隔水膜采用弹性材料设置,可以通过转杆进行收缩,也可在外力的拉伸下,与外壳架的侧端面开设的槽体结合固定,使得隔离出隔水装置的空隙空间,同时调节架和喷头也可通过第一卡扣与连接槽相连接,进行收缩目的,使用者最后可通过转动第一挡板,使得第一挡板与外壳架的侧端贴合,再不需要进行使用时,节省内端的占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水装置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水装置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水装置第三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水装置第四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德利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英德利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87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