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5800.1 | 申请日: | 201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9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民;胡军;傅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缓冲部 外弧面 桥梁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 第二表面 横向缓冲 卡接部 内弧面 减震 第一表面 向上延伸 阵列布置 支撑部位 凸出 防震型 拱形桥 下表面 限位块 裂痕 滚珠 位块 向内 桥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第一支撑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外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对应外弧面位置设有向内凹的内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面和外弧面之间设有若干阵列布置的滚珠,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侧向上延伸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第一支撑部之间设有横向缓冲块,所述横向缓冲块包括卡接部和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卡接部固定在缓冲部的第二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支撑结构可适用于拱形桥的减震支撑,能够减少桥面出现裂痕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属于桥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桥梁结构中,桥梁支撑结构承担着将桥体的荷载传递给下部结构的功能,同时还要承担桥体产生的位移和转动,特别是在桥体受到较大外力冲击的情况下,桥体本身产生较大幅度的位移和转动时,为了避免引起严重的后果,桥梁支撑结构必须能够相对桥体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和转动来吸收冲击以降低外力的破坏性。
但是现有的桥体和支撑结构之间的位移结构无法完全地吸收较大的外力冲击,在产生必要的相对位移保全桥体不受破坏时仍会残留部分转动产生的剪切内应力作用在支撑结构上,特别是在拱形桥对支撑装置有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如果在多个方向上的力得不到缓冲,易使得桥体的开裂和支撑装置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第一支撑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外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对应外弧面位置设有向内凹的内弧面,所述内弧面和外弧面之间设有若干阵列布置的滚珠,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侧向上延伸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第一支撑部之间设有横向缓冲块,所述横向缓冲块包括卡接部和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卡接部固定在缓冲部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用于在发生碰撞时与限位块接触,所述卡接部和第二表面用于与第一支撑部形成过盈配合以使横向缓冲块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有竖向缓冲杆,所述竖向缓冲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呈圆台状,所述底座中设有内圈钢筋笼和外圈钢筋笼,所述内圈钢筋笼位于外圈钢筋笼中,所述内圈钢筋笼和外圈钢筋笼中均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外圈钢筋笼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缓冲弹簧,且外圈钢筋笼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有钢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竖向缓冲杆的上端和第二缓冲弹簧连接,且竖向缓冲杆的下端穿出缓冲槽与底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缓冲杆与缓冲槽的槽底接触位置设有橡胶垫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阻尼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缓冲杆的形状呈T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顶部与卡接部的根部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部相应部分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5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柔性增强应急桥
- 下一篇:一种检修疏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