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5800.1 | 申请日: | 201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9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民;胡军;傅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缓冲部 外弧面 桥梁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 第二表面 横向缓冲 卡接部 内弧面 减震 第一表面 向上延伸 阵列布置 支撑部位 凸出 防震型 拱形桥 下表面 限位块 裂痕 滚珠 位块 向内 桥面 | ||
1.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5),所述第二支撑部(5)位于第一支撑部(2)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部(2)的下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外弧面,所述第二支撑部(5)上对应外弧面位置设有向内凹的内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面和外弧面之间设有若干阵列布置的滚珠(3),所述第二支撑部(5)的两侧向上延伸有限位块(1),所述限位块(1)和第一支撑部(2)之间设有横向缓冲块(4),所述横向缓冲块(4)包括卡接部(14)和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具有第一表面(12)和第二表面(13),所述卡接部(14)固定在缓冲部的第二表面(13)上,所述第一表面(12)用于在发生碰撞时与限位块(1)接触,所述卡接部(14)和第二表面(13)用于与第一支撑部(2)形成过盈配合以使横向缓冲块(4)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5)的下端设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下端连接有竖向缓冲杆(10),所述竖向缓冲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呈圆台状,所述底座(9)中设有内圈钢筋笼(17)和外圈钢筋笼(16),所述内圈钢筋笼(17)位于外圈钢筋笼(16)中,所述内圈钢筋笼(17)和外圈钢筋笼(16)中均填充有混凝土层(15),所述外圈钢筋笼(16)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9),且外圈钢筋笼(16)通过第一缓冲弹簧(19)固定连接有钢圈(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6)的下端设有缓冲槽(7),所述缓冲槽(7)的内部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1),所述竖向缓冲杆(10)的上端和第二缓冲弹簧(11)连接,且竖向缓冲杆(10)的下端穿出缓冲槽(7)与底座(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缓冲杆(10)与缓冲槽(7)的槽底接触位置设有橡胶垫块(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5)的底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阻尼垫。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缓冲杆(10)的形状呈T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型桥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13)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顶部与卡接部(14)的根部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部(2)相应部分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58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柔性增强应急桥
- 下一篇:一种检修疏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