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机器人注塑上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1445.0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7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熊鹉;纪胜;钱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思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44384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西洋;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库坑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上料组件 两组 本实用新型 治具 注塑 机器人末端 电磁阀组 工作效率 机架组件 交替操作 控制器 电控板 上料机 抓手 并列 双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机器人注塑上料机,包括机架和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的两台机器人、两组上料组件、两组旋转治具,所述第一机器人设于机架的左侧,所述第二机器人设于机架的前侧,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设于机架的后侧,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设于机架的右侧,两组旋转治具并列设于机架组件中部,两台所述机器人末端分别设有抓手,所述机架内部设有电控板、控制器和电磁阀组。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机器人紧凑型布局,双手交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上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机器人注塑上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上料设备中,通常人工将五金件插到小模具上,再将小模具摆放到注塑机模具上,这种工作模式效率低下,且容易使员工产生疲劳,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机器人注塑上料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双机器人注塑上料机,包括机架和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一上料组件、第二上料组件、两组旋转治具,所述第一机器人设于机架的左侧,所述第二机器人设于机架的前侧,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设于机架的后侧,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设于机架的右侧,两组旋转治具并列设于机架组件中部,两台所述机器人末端分别设有抓手,所述机架内部设有电控板、控制器和电磁阀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抓手包括大插片夹具和小插片夹具。
优选地,所述大插片夹具和小插片夹具的形状可根据大插片和小插片的外形定制。
优选地,所述第二抓手包括水口料夹具、可移动模具的检测结构、成品夹具,所述水口料夹具设于成品夹具对面,所述检测结构设于水口料夹具一侧,所述成品夹具后侧设有XY方向的限位片和Z方向的电磁铁。
优选地,所述检测结构采用气缸磁性开关。
优选地,每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两个振动盘和两个分料机构。
优选地,所述机架侧面设有气动二联件,后侧设有触摸屏和开关按钮,前方设有两个斜倒料板。
优选地,所述旋转治具包括转块、转轴、轴承、齿轮、齿条、第一至第四气缸,所述轴承贯穿转块,并连接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旋转治具侧边,与齿条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旋转治具底部,所述第三气缸设于旋转治具后侧,且第二和第三气缸均与转块连接,所述第四气缸设于旋转治具前侧,通过拍打组件调整可移动模具上的大小插片的位置,所述转块上设有安装槽,用于安装可移动模具,四个所述气缸均为气缸件。
优选地,所述机架底部设有脚杯和脚轮。
优选地,该上料机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顶部设有警示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双机器人紧凑型布局,双手交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成品夹具使用电磁铁吸附,吸附力量稳定,保证可移动模具的安全;
(3)、成品夹具在XY轴方向上设有限位片,高速运动的时候,保证可移动模具定位准确,不会发生位移;
(4)、大插片夹具和小插片夹具的形状可根据大插片和小插片的外形定制,保证夹取面的加持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外罩时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外罩和机架外壳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抓手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思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思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1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四方模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手机卡托五金件注塑摆放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