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器自主避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1069.5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8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邵仟彤;仇飞;黄云峰;刘洺瑜;杨智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郑婷 |
地址: | 21117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机身支架 螺丝固定 自主避障系统 固定台 螺旋桨支架 底部支架 旋转云台 连接柱 避障 焊接 本实用新型 测距传感器 互相垂直 连接安装 螺丝连接 人员操作 探测技术 超声波 输出轴 圆弧形 智能化 螺旋桨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障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自主避障系统,该飞行器自主避障系统设置有机身支架,机身支架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四个底部支架,底部支架呈圆弧形。机身支架四个角通过螺丝连接安装有四个螺旋桨支架,每个螺旋桨支架上连接安装有螺旋桨。机身支架的正下方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旋转云台,旋转云台的输出轴上焊接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另一端焊接安装有固定台,固定台的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四个超声波避障探头,固定台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一个光线测距传感器。有效降低了因操作人员操作不慎而造成的飞行器坠毁事故,使飞行器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好的保护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障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自主避障系统。
背景技术
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特殊的飞行器,通过安装在机身上呈十字交叉状的螺旋桨不同转速的转动,来带动飞行器向不同的方向飞行。该种飞行器可以自由的垂直起落、悬停,机身小易于操控,可以对不同的地方进行航拍,深受广大航空迷的喜爱。
目前,传统的四旋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避障都是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控制,但是由于飞行器在空中飞行速度较快、飞行环境复杂,遇到障碍时,操作人员很难第一时间反应操作飞行器躲避障碍,飞行器很容易撞到障碍物而损毁,而且通过单一传感器进行障碍检测,由于单一传感器的性能缺陷,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传统的四旋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躲避障碍都是通过人员控制,飞行器容易撞到障碍物而损毁;
(2)通过单一传感器进行障碍检测,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自主避障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飞行器自主避障系统设置有:
机身支架;
机身支架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四个底部支架,底部支架呈圆弧形,机身支架四个角通过螺丝连接安装有四个螺旋桨支架,每个螺旋桨支架上通过螺丝固定有螺旋桨,机身支架的正下方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旋转云台,旋转云台的输出轴上焊接安装有连接柱;
连接柱的另一端焊接安装有固定台,固定台的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四个超声波避障探头,固定台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一个光线测距传感器,超声波避障探头和光线测距传感器均与机身内部的单片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障碍物进行主动监测并实现避障保护功能,有效降低了因操作人员操作不慎而造成的飞行器坠毁事故,使飞行器变得更加智能化,而且通过不同传感器进行融合搭配检测,能够有效提高障碍物的检测精度,在机身与障碍物的安全距离过小时,通过机身自带单片机对驱动装置进行控制,防止飞行器与障碍物过近而碰撞坠毁,能够更好的保护飞行器。
进一步,底部支架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有阻尼转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转轮提高飞行器降落时的稳定性,防止侧翻,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更换。
进一步,机身支架表面嵌装有警示灯,警示灯与机身内部蓄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警示灯可以发出醒目灯光,便于确定飞行器的具体位置。
进一步,超声波避障探头内部电连接有防干扰器,防干扰器与机身内部单片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干扰器可以防止周围电磁信号的干扰,提高超声波避障探头的检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自主避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转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1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