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4206.2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2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朱丹;胡杰;宋文;李慎国;王付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装置 搬运机器人 点焊 点焊机器人 点焊设备 夹具 本实用新型 固定焊枪 抓取 生产效率 相对两侧 一端设置 补焊 夹取 上滑 搬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焊设备,包括输送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装置顶部的夹具、设于所述输送装置相对两侧的第一点焊机器人与第二点焊机器人、靠近所述输送装置一端设置的搬运机器人、及设于所述输送装置一侧且靠近所述搬运机器人设置的固定焊枪,其中,所述夹具用于夹取待点焊的工件在所述输送装置上滑移至靠近所述搬运机器人,所述搬运机器人抓取所述待点焊的工件经所述第一点焊机器人和所述第二点焊机器人进行点焊后,再搬运至靠近所述固定焊枪进行补焊。本实用新型中的点焊设备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汽车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为提高汽车产量,汽车的零部件生产效率也需提高。
众所周知,汽车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构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以及改善工作环境,汽车很多零部件的生产都逐渐被点焊机器人所取代。包括有点焊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输送装置及夹具等组成点焊设备。
在点焊机器人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点焊后,由于受搬运机器人的遮挡以及点焊机器人的抓手不够长等因素时,需要对零部件进行补焊操作,以完成零部件的整体焊接作业。然而在现有技术当中,还未有将点焊与补焊在一体化生产线上完成的设备,实现生产流程的无缝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焊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点焊设备生产流程中断的技术问题。
一种点焊设备,包括输送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装置顶部的夹具、设于所述输送装置相对两侧的第一点焊机器人与第二点焊机器人、靠近所述输送装置一端设置的搬运机器人、及设于所述输送装置一侧且靠近所述搬运机器人设置的固定焊枪,其中,所述夹具用于夹取待点焊的工件后在所述输送装置上滑移至靠近所述搬运机器人,所述搬运机器人抓取所述待点焊的工件经所述第一点焊机器人与所述第二点焊机器人进行点焊后,再搬运至靠近所述固定焊枪进行补焊。
上述点焊设备,通过在点焊设备内设有点焊机器人对待焊接的工件进行点焊,设有固定焊枪对点焊机器人点焊完成后的工件进行补焊,在固定焊枪对工件进行补焊时,此时夹具再一次搬运其他的待点焊的工件滑移至靠近搬运机器人,当固定焊枪对工件完成补焊后,夹具带着待点焊的工件也到达了预设的位置,此时搬运机器人重复上述动作,抓取待点焊的工件给点焊机器人进行点焊,点焊完成后搬运机器人再将焊接的工件搬运至固定焊枪处进行焊接,实现上件、点焊与补焊在同一生产线上进行,且实现上件、点焊、补焊的生产节拍的无缝结合,节拍紧凑,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点焊设备还包括两个围栏,所述两个围栏围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点焊机器人、所述第二点焊机器人、所述搬运机器人、所述固定焊枪及部分所述输送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分所述输送装置穿过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点焊机器人与所述第二点焊机器人的连线与所述输送装置不垂直,所述第一点焊机器人与所述搬运机器人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点焊机器人与所述搬运机器人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相对的两侧设有一第一定位销与一第二定位捎,所述第一定位销靠近所述第一点焊机器人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捎靠近所述第二点焊机器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点焊设备还设有两个光纤光栅门禁传感器,所述两个光纤光栅门禁传感器设于所述输送装置相对的两侧,且设于所述输送装置远离所述搬运机器人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点焊设备内还设有两电极头修磨器,一个所述电极头修磨器设于所述第一点焊机器人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电极头修磨器设于所述第二点焊机器人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42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自动送丝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调集流管点胶排料输送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