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碳化硅器件的场限环结终端结构以及碳化硅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1119.1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继红;蔺增金;张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16;H01L21/266 |
代理公司: | 11257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雪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限环 碳化硅器件 结深 环绕 本实用新型 结终端结构 功能区 正整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碳化硅器件的场限环结终端结构,包括:M个场限环,其中第1场限环环绕碳化硅器件的功能区,第m个场限环环绕第(m‑1)个场限环;其中第m个场限环的结深小于第(m‑1)个场限环的结深,M、n为正整数,且2≤m≤M。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碳化硅器件的场限环结终端结构、以及碳化硅器件。
背景技术
当前,传统的硅基电力电子器件的水平基本上维持在109-1010W·Hz,已逼近了因寄生二极管制约而能达到的硅材料的极限。而碳化硅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和电学特性,以其宽的禁带宽度、高的热导率、大的饱和漂移速度和高的临界击穿电场等独特优点,成为制作大功率、高频、耐高温、抗辐射器件的理想半导体材料。
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的击穿电压可达到硅器件的十倍,而导通电阻仅为硅器件的数十分之一。由于器件的击穿电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曲率引起的边缘强电场,因此为了缓解表面终止的结边缘处的电场集中,提高器件的实际击穿电压,需要对器件进行结终端结构的设计。结终端结构主要包括场板(FP)、场限环(FLR)、结终端延伸(JTE)等。
在平面结终端技术中,单纯的场板技术对耐压的提升有限,不能达到耐压要求;JTE提高耐压的效率很高,但是对掺杂深度和浓度等参数过于敏感,不易控制;场限环技术能达到耐压要求,并且可以与功能区同时形成,工艺简单可控,但是单一结深的场限环结构会使得边缘电场不能有效扩展到外围区域。
因此,针对上述结构,需要一种用于碳化硅器件的场限环结终端结构,以增强对功能区的保护,并且需要提供一种包括该场限环终端结构的碳化硅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场限环的结深自功能区向外围逐渐减小的碳化硅场限环结终端结构以及碳化硅器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碳化硅器件的场限环结终端结构,包括:M个场限环,其中第1场限环环绕碳化硅器件的功能区,第m个场限环环绕第(m-1)个场限环;其中第m个场限环的结深小于第(m-1)个场限环的结深,M、n为正整数,且2≤m≤M。
优选地,场限环为四面包围功能区、三面包围功能区或两面包围功能区。
优选地,从第1场限环到第M场限环的结深从1μm逐渐降为0.1μm。
优选地,场限环之间彼此等间距或不等间距隔开。
优选地,间距为1μm~5μm。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器件,包括前述场限环结终端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场限环终结端的结深自功能区向外围逐渐减小的用于碳化硅器件的场限环结终端结构,以及包括该碳化硅场限环结终端结构的碳化硅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碳化硅器件的场限环结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中使用的光刻掩模版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至图4为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碳化硅器件的场限环结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各个步骤的示例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1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