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保险杠缓冲组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4324.9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宋瑞华;汤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薛峰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保险杠 缓冲块 缓冲组件 前防撞梁 车身 本实用新型 立体结构 镂空 前端处 吸能 预设 车辆技术领域 材料成本 塑料材质 预设距离 伤害 包覆 壁厚 卡接 塑料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保险杠缓冲组件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前保险杠缓冲组件,位于车身前端,可以包括:前防撞梁,连接于车身前端处;前保险杠,连接于车身前端处,并包覆在前防撞梁外侧;和缓冲块,卡接于前保险杠与前防撞梁之间,其为基于预设壁厚的塑料形成的具有预设厚度的镂空立体结构,以增加缓冲块的吸能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块利用塑料材质形成镂空立体结构的缓冲块不仅材料成本低,并且缓冲块的吸能性能好,满足低速碰撞的要求,降低行人被撞时的伤害程度。该预设距离的设定能够留有足够的空间供缓冲块吸收低速碰撞至前保险杠上的能量,进一步减轻对人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保险杠缓冲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系统中缓冲块具有良好的吸能作用,保证了车身在撞击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形,而且还有效的保证了保险杠系统及汽车其他零部件不受到严重的损害。原来设计的缓冲块材料使用的是EPP发泡材料,不仅材料成本比较高,而且在保险杠结构设计时为了保证保险杠总成装到车身上不下榻,需在前防撞梁上焊接两至三个铁支架来支撑前保险杠,其装配关系繁琐,生产效率及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缓冲性能,降低行人被撞时伤害程度的前保险杠缓冲组件。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有该前保险杠缓冲组件的车辆。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保险杠缓冲组件,位于车身前端,包括:
前防撞梁,连接于所述车身前端处;
前保险杠,连接于所述车身前端处,并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外侧;和
缓冲块,卡接于所述前保险杠与所述前防撞梁之间,其为基于预设壁厚的塑料形成的具有预设厚度的镂空立体结构,以增加所述缓冲块的吸能作用。
可选地,所述缓冲块包括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向所述前防撞梁延伸,并搭接于所述前防撞梁处,所述前保险杠包覆于所述缓冲块外,所述前防撞梁同时支撑所述缓冲块及所述前保险杠。
可选地,所述缓冲块为长条状立体结构,其与所述前防撞梁及所述前保险杠接触的两侧面的形状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前保险杠的接触面适应;
所述凸起为两个,分别靠近所述缓冲块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凸起同时搭接在所述前防撞梁处。
可选地,所述缓冲块与所述前防撞梁通过紧固件连接,以与所述缓冲块联动。
可选地,所述缓冲块还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设置在靠近所述前防撞梁的侧面和靠近所述前保险杠的侧面处。
可选地,所述缓冲块材质为PP+EPDM-TD20塑料。
可选地,所述预设壁厚尺寸为1.6-2.0mm。
可选地,所述预设厚度尺寸为50-90mm。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面所述的前保险杠缓冲组件,所述车辆包括车身,所述前保险杠缓冲组件位于所述车身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缓冲块利用塑料材质形成镂空立体结构的缓冲块不仅材料成本低,并且缓冲块的吸能性能好,满足低速碰撞的要求,降低行人被撞时的伤害程度。镂空结构增加吸能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缓冲块的重量,以减轻车辆的重量。该预设距离的设定能够留有足够的空间供缓冲块吸收低速碰撞至前保险杠上的能量,进一步减轻对行人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在缓冲块中设计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直接朝向前防撞梁,在安装缓冲块的过程中,直接将凸起搭接在前防撞梁上,无需额外安装,减小材料成本、节省安装时间和工序,提高安装效率。另外,由于前保险杠包覆在缓冲块外,当前防撞梁支撑缓冲块的同时对前保险杠也起到支撑作用,防止保险杠下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4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