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8466.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2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姜友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41119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5006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系统 蒸发器 第二冷凝器 第一冷凝器 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 连通 温度调节效果 单冷凝器 工作效率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调节阀和第一蒸发器,第二子系统包括第二冷凝器、第二调节阀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进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出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子系统中设置有第一冷凝器,在第二子系统中设置有第二冷凝器,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解决现有双区空调系统中设置单冷凝器导致温度调节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针对电动客车、电动公交车等一些大型汽车,由于乘坐人员较多,对于车内环境的舒适性调整变得较为困难。
授权公告号为CN1257067C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轿车冷藏箱制冷回路和空调回路的系统,该系统设置了一个压缩机,压缩机通过一个冷凝器连接两个蒸发器,两个蒸发器分别设置在轿车的行李箱和车室中,实现对两个区域的温度调节。但是该系统中只设置了一个冷凝器,在轿车等小型车辆上还能满足对温度调节的需求,而对于双车厢的客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来说,由于车厢本身空间较大,空调系统的相应管路设置较长,并且在调节温度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空调系统的性能要求更高。
例如上下乘客时会导致两个车厢的人员流动,造成两个车厢的乘客数量发生变化,随之产生空气的流通,使两个车厢的温度发生变化,此时只依靠一个冷凝器的控制很难实现对两个区间的温度调节,导致车辆温度调节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用于解决现有双区空调系统中设置单冷凝器导致温度调节效果较差的问题;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用于解决现有双区空调系统中设置单冷凝器导致温度调节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调节阀和第一蒸发器,第二子系统包括第二冷凝器、第二调节阀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进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出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子系统中设置有第一冷凝器,在第二子系统中设置有第二冷凝器,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解决现有双区空调系统中设置单冷凝器导致温度调节效果较差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出口通过一个共用的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进口连通。
气液分离器将进入压缩机的空气和水分离开,从而避免由于水分进入压缩机而对其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系统和/或第二子系统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设置有回热器。
设置回热器能够对冷凝器向蒸发器输送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降温,保证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或第二调节阀为电子膨胀阀或由电磁流量调节阀与膨胀阀串联构成。
第一调节阀和/或第二调节阀为电子膨胀阀或由电磁流量调节阀与膨胀阀串联构成,能够控制第一子系统和/或第二子系统的气体流量。
一种车辆,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还包括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共用一个压缩机的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调节阀、第一蒸发器;第二子系统包括第二冷凝器、第二调节阀、第二蒸发器;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进口均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的出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第一蒸发器设置在第一区域中,第二蒸发器设置在第二区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8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