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2764.6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0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名匠汽车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42;F16F9/3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3254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接 减震活塞杆 汽车减震器 减震活塞 外螺纹 外壁 圆板 本实用新型 内螺纹连接 环形槽轨 上铰接座 下铰接座 下连接板 抱箍环 内套筒 外套筒 减震弹簧套 上下活动套 底部连接 减震弹簧 螺接固定 上连接板 转动连接 上端套 维护 插设 底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活塞筒、减震活塞杆、减震弹簧、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减震活塞杆插设于减震活塞筒的底部,减震活塞筒的顶部固接有上连接板和上铰接座,减震活塞杆的底部固接有外螺纹圆板,外螺纹圆板的底部固接有下连接板,下铰接座固接于下连接板的底部,减震弹簧套设于减震活塞杆的外壁,减震活塞筒的外壁上端套设有抱箍环,抱箍环的底部连接有内套筒,内套筒的外壁可上下活动套设有外套筒,外套筒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环形槽轨,环形槽轨的底部固接有内螺纹连接环,内螺纹连接环可与外螺纹圆板螺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车辆在颠簸行驶时,减震器内的活塞杆在缸体内不断做伸缩运动,缸体内的减震油不断来回流动,缓冲冲击力,减缓颠簸度起到减震作用,增加车辆行驶的平稳性。现有的汽车减震器还存在着容易被轮胎所带起的石子等物品造成伤害、容易飞溅入污水而使该汽车减震器降低使用寿命和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201482.6提出的“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压杆,固定座,上吊环,第一固定板,下吊环,弹簧,防护套结构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的压杆插接在减震器主体的下部;所述的固定座分别焊接在减震器主体的顶部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的上吊环焊接在固定座的上部;所述的第一固定板设置在压杆的底部。”,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满足有利于增加该汽车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有利于防止轮胎所带起的石子等物品对该汽车减震器造成伤害和有利于防止污水飞溅到该汽车减震器内并对该汽车减震器造成使用寿命低的影响的特点;
但上述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该装置的防护主体与减震器主体安装连接后,形成内部密闭空间,不仅有碍于减震器通风散热;而且保养涂抹润滑时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将防护主体进行拆装,使用极不便利。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装置的防护主体与减震器主体安装连接后,形成内部密闭空间,不仅有碍于减震器通风散热;而且保养涂抹润滑时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将防护主体进行拆装,使用极不便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活塞筒、减震活塞杆、减震弹簧、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所述减震活塞杆插设于减震活塞筒的底部,所述减震活塞筒的顶部固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上铰接座固设于上连接板的顶部,所述减震活塞杆的底部固接有外螺纹圆板,所述外螺纹圆板的底部固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铰接座固接于下连接板的底部,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减震活塞杆的外壁且位于减震活塞筒和外螺纹圆板之间;
所述减震活塞筒的外壁上端套设有抱箍环,所述抱箍环的底部连接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外壁可上下活动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环形槽轨,所述环形槽轨的底部固接有内螺纹连接环,所述内螺纹连接环可与外螺纹圆板螺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外壁连接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绕外套筒的圆周均匀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外壁密布设置有散热透气孔,所述散热透气孔分布于所述散热鳍片的间隙中。
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的外侧端呈圆弧状弯曲设置并遮挡于所述散热透气孔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内套筒、外套筒以及散热鳍片均采用铜铝合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名匠汽车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名匠汽车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2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