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弯头管件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9076.6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6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念;叶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琳(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B21C23/12;B23P23/06 |
代理公司: | 11314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赵占元<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加工平台 回转台 挤压成型 扩口 弯头管件成型机 挤压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装料 工作效率 合模状态 扩口装置 模具成本 平头装置 人工成本 弯曲形状 卸料工位 中心轴线 装夹工件 成品率 多工位 取出管 管段 模腔 投料 卸料 开口 中和 投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弯头管件成型机,包括加工平台和安装于所述加工平台上并能够围绕中心轴线旋转的回转台;等角度地设置在回转台的周边的多个模具,在合模状态下,模具的模腔在两端具有开口且在水平面内呈弯曲形状;投料及卸料工位、扩口装置、平头装置和挤压成型装置,其在加工平台上等角度地设置在回转台的径向外侧周围。通过上述结构,只需操作者将原料管段投放到模具中和从模具中取出管件产品,中间的扩口工序、平头工序、挤压成型工序均无需重新装夹工件,且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模具中同时进行着装料卸料操作、扩口工序、平头工序和挤压成型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品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模具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头管件的挤压成型,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式弯头管件成型机。
背景技术
用于流体输送的管道通常包括管子和连接管子的管件(也称为管接头)。传统的管件与管子的连接通常以螺纹连接来实现,且往往需要配合生胶带等材料来防止泄漏,其作业效率低下。
已经出现了采用压接式连接技术的压接式管道系统,其包括:管材、压接式管件、压接工具三部分。压接式管件端部的密封凸槽内装有特制的橡胶密封圈,安装时将钢管插入承口管件至定位台阶位置,用专用的压接工具对密封凸槽的部位进行圆周挤压。橡胶密封圈受挤压后起密封作用,压接部位管件和管材的同时收缩变形起定位固定作用,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管道的连接。
压接式管件可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其通常包括:扩口工序、平头工序、挤压成型工序。
图1a至图1d显示了弯头结构的压接式管件的制造成型过程。用于制造管件的管材原料首先经过裁切下料而形成直管段。直管段经过折弯后形成弯管段原料,图1a显示了这样的弯管段原料。然后对上述弯管段原料进行扩口加工操作,即利用扩口挤压模具头将弯管段两端的部分直径增大,直至获得所需的直径。扩口后的工件如图1b所示。由于扩口加工的变形会导致工件在长度上的变化,因此扩口后的工件长度通常不符合所需的长度要求。因此需要对扩口后的工件两端部分的长度进行精确加工(例如,采用车削加工),即平头加工操作,从而获得所需的长度尺寸。平头操作后的工件如图1c所示。最后需要对平头操作后的工件进行挤压成型操作,从而使工件的两端部分形成最终的形状,特别是形成所需的环状沟槽(例如,可包括密封圈槽、卡环槽等)结构。挤压成型操作之后,工件形成为最终的管件产品,该弯头管件产品如图1d所示。
上述压接式管件成型工艺至少存在如下缺点:由于工件在不同的工序间流转,需要多次装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同的工位需要不同的人员操作,导致人力成本高。由于工件在不同的模具间流转,不利于精确定位,产品尺寸精度不易保证,导致成品率低下,且增加了模具成本。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工位弯头管件成型机,其只需操作者将原料管段投放到模具中和从模具中取出管件产品,中间的扩口工序、平头工序、挤压成型工序均无需重新装夹工件,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成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琳(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琳(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9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滚边压合校正装置
- 下一篇:多工位直通管件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