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遮雨行李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1052.6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6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俏;季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5/00 | 分类号: | B60R5/00;B60J11/06 |
代理公司: | 11266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架 存放槽 固定骨架 遮雨机构 主动骨架 遮雨布 本实用新型 遮雨 收纳 第一端 可转动 侧壁 外置 密封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遮雨行李架,该汽车遮雨行李架包括:行李架本体和遮雨机构;其中,行李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存放槽门,并且,行李架本体内在存放槽门对应位置设有存放槽,用于存放遮雨机构;遮雨机构包括固定骨架、主动骨架和遮雨布;其中,固定骨架设置于存放槽的内部;遮雨布的两侧分别与固定骨架和主动骨架相连接,固定骨架的第一端和主动骨架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相连接,用以带动遮雨布折收或展开。本实用新型在行李架本体上设置存放槽门和存放槽,以便通过主动骨架旋转,以使遮雨布展开或折收以收纳在存放槽内,并可通过存放槽门进行密封,进而避免遮雨机构外置影响行李架本体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遮雨行李架。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常用的交通工具,但下雨天乘客上下车,总会因为雨伞没法及时收拢或无足够撑开的间隙,极容易被雨淋湿,造成不适。且在车门打开时,雨水也会不可避免的淋到车门内部的一些按钮或乘客舱,不利于汽车的安全和保养。因此设计一款便利实用的挡雨装置还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公开号为:CN 207257316 U,公开了一种汽车挡雨装置,结构包括横置固定在车顶行李架上的外壳,所述的外壳两端配有与车顶行李架连接固定的支架,所述的外壳内部结构为三层中空结构,且第一层与第三层的大小与结构相同,所述的外壳内部的第一层与第三层用于安装固定本挡雨装置的控制部件、驱动部件、挡雨部件、阻拦块、太阳能电板,所述的外壳内部的第二层用于放置左右两个独立的控制部件连接控制线。该挡雨装置虽然是通过行李架上实现挡雨,但是通过增加横置固定在行李架上的外壳,并在外壳中设置挡雨相关装置,其挡雨打开方式,类似雨伞,稍显突兀,具有一定的不便性,且需要安装外壳,占据车顶空间,不仅对行李架功能有一定的干扰,且不利于车辆运动空气动力学,给汽车行驶增加了一定的阻力。
同时,现有中存在一种遮雨机构,其包括收纳盒和遮雨布;遮雨布可收纳在收纳盒中;在收纳盒上设置有穿孔,铝片穿过穿孔将收纳盒固定在车顶的行李架上。其中,收纳盒设置在行李架上,即设置在行李架的外部,虽然遮雨布可收纳至收纳盒内,但是,收纳后已是放置在行李架上,不仅增大了行李架的承载力,使得行李架极易损坏,同时在行李架外影响行李架的使用,且不利于车辆运动空气动力学,给汽车行驶增加了一定的阻力。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遮雨行李架,旨在解决现有汽车挡雨装置设置在行李架上影响行李架使用的便利性并给汽车行驶增加了阻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遮雨行李架,该汽车遮雨行李架包括:行李架本体和遮雨机构;其中,所述行李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存放槽门,并且,所述行李架本体内在所述存放槽门对应位置设有存放槽,用于存放所述遮雨机构;所述遮雨机构包括固定骨架、主动骨架和遮雨布;其中,所述固定骨架设置于所述存放槽的内部;所述遮雨布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固定骨架和所述主动骨架相连接,并且,所述固定骨架的第一端和所述主动骨架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相连接,用以带动所述遮雨布折收至所述存放槽内,或展开以遮挡所述汽车的出入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上述汽车遮雨行李架,所述遮雨布上在所述固定骨架和所述主动骨架之间还设有若干个辅助骨架;在所述遮雨布展开时,所述辅助骨架以所述固定骨架的第一端为圆心呈扇骨状分布,并且,所述辅助骨架与所述固定骨架可转动地相连接,用以随所述遮雨布绕所述固定骨架的第一端转动以对所述遮雨布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上述汽车遮雨行李架,所述固定骨架、所述主动骨架和所述辅助骨架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骨架的第一端的连接销轴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汽车遮雨行李架,该汽车遮雨行李架还包括: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遮雨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遮雨机构折收或展开。
进一步地,上述汽车遮雨行李架,所述驱动机构还与所述存放槽门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存放槽门的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1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脚踏板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行李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