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应急道画线喷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91335.7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4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张丽岩;刘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23/22 | 分类号: | E01C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绘装置 内杆 外杆 汽车应急 智能网 弹簧 画线 卡板 底座 活动连接有 转动杆 卡块 外壁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空心轮盘 正面固定 高效率 连接杆 滚轮 内壁 扇叶 支撑 转轴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喷绘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应急道画线喷绘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杆,外杆的外壁开设有透块孔,外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内杆,内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轮,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智能网联汽车应急道画线喷绘装置,通过外杆、内杆、卡块、卡板、弹簧、电机、转轴、空心轮盘和扇叶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使喷绘装置达到高效率的目的,解决了喷绘装置低效率的问题,减少人们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喷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应急道画线喷绘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的字面含义是公用之路、公众交通之路,汽车、单车、人力车和马等众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早期的公路没有限制,大多是简易公路,后来不同公路有不同限制,由于交通日益发达,限制性使用的公路越来越多。交通标线是指在道路的路面上用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向交通参与者传递引导、限制和警告等交通信息的标识。其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按标准规定设置反光交通标线,其他道路可根据需要按标准设置交通标线。道路交通标线主要划设于道路表面,经受日晒雨淋,风雪冰冻,遭受车辆的冲击磨耗,因此对其性能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干燥时间短,操作简单,以减少交通干扰,其次要求反射能力强,色彩鲜明,反光度强,使白天、夜晚都有良好的能见度,第三应具有抗滑性和耐磨性,以保证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应急车道主要在城市环线、快速路及高速路两侧施划,专门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的车辆使用,任何社会车辆禁止驶入或者以各种理由在车道内停留。目前市场上人们喷绘应急车道线条大多采用人为喷绘,这种方式造成人们对喷绘装置的使用不便,浪费人们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应急道画线喷绘装置,具备高效率等优点,解决了喷绘装置低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喷绘装置便于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应急道画线喷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杆,所述外杆的外壁开设有透块孔,所述外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底座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圆桶,所述圆桶外壁开设有透管孔,所述透管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漆头,所述软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空心轮盘,所述空心轮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弹簧为强力弹簧,且弹簧为不锈钢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箱,且保护箱为不锈钢箱。
优选的,所述转轴为不锈钢转轴,且转轴的一端穿过保护箱的内侧壁并延伸至保护箱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透块孔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透块孔的直径均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块与圆桶的接触面均设置有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1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