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辆用碳纤维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8613.3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0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海;刘玉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锦龙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49/00 | 分类号: | B61D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管 扶手 管体 地铁车辆 碳纤维 本实用新型 碳纤维材料 一端连接 附着力 防滑涂料 固定套筒 有效防滑 高模量 金属铝 耐腐蚀 质量比 生锈 减重 抓握 粗糙 美观 造型 钢铁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用碳纤维扶手,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第一管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靠近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套筒。本实用新型地铁车辆用碳纤维扶手,碳纤维材料“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完全不存在生锈的问题,在地铁车辆中使用这种碳纤维材料的扶手,就能实现车辆减重,并能优化该碳纤维扶手的结构,防滑涂料的优点为附着力好,粗糙而能有效防滑,稳定性好,造型美观,可同时实现多人抓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车辆用碳纤维扶手。
背景技术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
现有的地铁车辆在行驶时,大多都会配备扶手,扶手便于乘客扶持,保证乘客在乘车过程中的安全,现有的地铁车辆所使用的扶手,大多都是比较重的,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同时扶手外观不美观,乘客在扶持扶手时,扶手易打滑,稳定性差,不能很好的保障乘客的坐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用碳纤维扶手,就能实现车辆减重,并能优化该碳纤维扶手的结构,防滑涂料的优点为附着力好,粗糙而能有效防滑,稳定性好,造型美观,可同时实现多人抓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车辆用碳纤维扶手,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垂直分布,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靠近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靠近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均安装有安装柱;
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包括第一竖管、弧形管和第二竖管,所述弧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竖管,所述固定套筒套设在第一竖管上,所述第一竖管上安装有螺栓,所述弧形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管,所述安装柱安装在第二竖管远离弧形管的一端上,所述第二竖管上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二竖管与第一竖管平行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均为一种碳纤维材质制成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呈交叉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均为一种S型结构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滑涂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地铁车辆用碳纤维扶手,碳纤维材质制成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碳纤维材料“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对一般的有机溶剂、酸、碱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溶不胀,完全不存在生锈的问题,在地铁车辆中使用这种碳纤维材料的扶手,就能实现车辆减重,并能优化该碳纤维扶手的结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滑涂料,防滑涂料的优点为附着力好,粗糙而能有效防滑,使得乘客在扶持该碳纤维扶手时,不易打滑,稳定性好,保障乘客的坐车安全,同时交叉分布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使得乘客在扶持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上端和下端时,乘客可以错开扶持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不会存在拥挤的现象,可同时实现多人抓握,该碳纤维扶手造型美观,根据造型外观要求,可进行工艺分解、模具结构造型、模具设计以及制作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车辆用碳纤维扶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锦龙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锦龙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8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