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变速器换挡转臂减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6442.0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0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谋;胡荣春;王奇;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宋红宾 |
地址: | 4027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转臂 手动变速器 减震机构 拉索 本实用新型 换挡手柄 减震垫 配重块 减震 汽车变速器 传递 抖动 麻手 外端 吸能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变速器换挡转臂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动变速器换挡转臂减震机构,包括换挡转臂、换挡转臂座和拉索销。两换挡转臂均固定连接于换挡转臂座,两个换挡转臂的的外端分别安装拉索销配重块,其中配重块与换挡转臂之间安装有减震垫。减震垫具备较强的减震吸能效果,能使将传递至换挡转臂的振动大大减弱,可有效进而经由拉索销传递到换挡手柄上,出现换挡手柄抖动、麻手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变速器换挡转臂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手动挡车辆除了对手动变速器可靠性及功能性要求较高外,对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性能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常见的手动变速器换挡转臂机构,由于换挡转臂自带配重,拉索销与换挡转臂(如图1所示)。当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自身振动或者发动机振动容易通过换挡转臂(配重)放大,进而经由拉索销传递到换挡手柄上,出现换挡手柄抖动、麻手等现象,影响用户驾驶愉悦感。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手动变速器换挡转臂减震机构,提升换挡品质,满足客户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手动变速器换挡转臂减震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手动变速器换挡转臂减震机构,包括换挡转臂、换挡转臂座和拉索销。所述换挡转臂有两个,两个换挡转臂的内端均固定于换挡转臂座。所述拉索销安装于一换挡转臂的外端部;另一所述换挡转臂的外端设有一通孔,通孔上装有配重块和减震垫,减震垫位于通孔与配重块之间。配重块通过减震垫与换挡转臂间接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减震吸能,配重块接收到的振动将大大降低。
换挡转臂座为中间设有轴孔的环形结构。两个换挡转臂之间形成一与换挡转臂座外壁匹配的套孔,通过套孔套设并固定在换挡转臂座外。
优选的,还包括减震压紧垫片,减震压紧垫片中间设有固定孔;所述减震垫贯穿于通孔,且减震垫内设有贯穿孔;所述配重块一侧设有与贯穿孔匹配的安装杆部,安装杆部的长度大于减震垫的厚度;所述减震压紧垫片通过固定孔卡装于安装杆部的端部。增加减震压紧垫片,可以使得减震垫、配重块更紧固安装于换挡转臂上。
优选的,所述减震垫为弹性材料制成,减震垫外径大于通孔内径,减震垫外壁设有与通孔匹配的外环槽;所述减震压紧垫片的外径大于减震垫的外径。减震垫通过外环槽卡设在换挡转臂的通孔上,进一步增加换挡转臂、减震垫和配重块之间的紧固性能,避免使用过程中松动。
优选的,所述两换挡转臂通过焊接固定于换挡转臂座,使得换挡转臂座能有效传递换挡转臂上的换挡扭矩。
优选的,所述两换挡转臂为一体制成。该结构可增强两个换挡转臂之间,及与换挡转臂座之间的的连接强调。两个换挡转臂中间开有套设在换挡转臂座外的套孔,并通过焊接或其它方式将换挡转臂与换挡转臂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索销采用铆接方式固定于换挡转臂上,使得换挡转臂能有效传递拉索销上的换挡力。
优选的,所述两换挡转臂之间呈“V”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减震垫为软橡胶材质制成,其具备较强的减震吸能效果,从而将换挡转臂的振动大大减弱。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或者发动的振动传递到换挡转臂上,再该振动被位于换挡转臂与配重块之间的减震垫吸收,配重块不会跟着换挡转臂振动而振动,降低位于另一换挡转臂上拉索销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6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驾驶机器人换挡辅助装置
- 下一篇: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子换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