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公交车车载节能储热源的电池保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4909.X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2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海;任永欢;孙玮佳;简福瀛;余子群;卢禹臻;赵斌华;陈龙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B60L58/27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2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暖 热源 热交换装置 水暖管 板组 连通 热交换 电池组 保温设备 电源接口 回水管组 电池 出水口 公交车 进水口 节能 本实用新型 低温环境 加热效率 节能环保 热量补充 外接电源 电连接 装设 保温 水泵 外部 | ||
1.一种利用公交车车载节能储热源的电池保温设备,包括水暖热交换装置、水暖管组、水暖管回水管组、电池组、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密度储热源、低温独立电源、用于对电池组进行保温的水暖板组,所述水暖板组装设于所述电池组底部;
所述高密度储热源与电源接口电连接,使该高密度储热源能够通过所述电源接口与外接电源连接而进行热量补充,
所述水暖热交换装置套设于所述高密度储热源外部,使该高密度储热源能够对水暖热交换装置进行热量供应;
所述水暖管组的一端与所述水暖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水出水口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水暖板组的水暖板进水口连通,
所述水暖管回水管组的一端与所述水暖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水进水口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水暖板组的水暖板出水口连通;
所述水泵与所述低温独立电源电连接使该低温独立电源能够对水泵供电,
所述水暖管组与所述水暖板组间通过所述水泵连接使该水泵能够将所述水暖管组内的循环液体传输至水暖板组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公交车车载节能储热源的电池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后电池组、中部左右电池组,
所述后电池组包括复数个第一电芯、复数个装设于所述第一电芯外部的第一电池箱和复数个用于对第一电芯导热的第一导热硅胶片,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装设于所述第一电池箱内侧底部;
所述中部左右电池组包括复数个第二电芯、复数个装设于所述第二电芯外部的第二电池箱和复数个用于对第二电芯导热的第二导热硅胶片,所述第二导热硅胶片装设于所述第二电池箱内侧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公交车车载节能储热源的电池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暖板组包括后电池组顶层水暖板、后电池组中层水暖板、后电池组底层水暖板、中部左电池组水暖板、中部右电池组水暖板,
所述后电池组顶层水暖板与所述后电池组中层水暖板间通过第一跃层过渡水管连通使循环液体通过该第一跃层过渡水管流入所述后电池组中层水暖板内、所述后电池组底层水暖板与所述后电池组中层水暖板间通过第二跃层过渡水管连通使循环液体通过该第二跃层过渡水管流入该后电池组中层水暖板,
所述中部左电池组水暖板与所述中部右电池组水暖板间通过过渡水管连通使循环液体通过该过渡水管从所述中部左电池组水暖板流入所述中部右电池组水暖板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公交车车载节能储热源的电池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电池组顶层水暖板、后电池组中层水暖板、后电池组底层水暖板装设于所述第一电池箱外侧底部使所述后电池组顶层水暖板、后电池组中层水暖板、后电池组底层水暖板对所述第一电池箱加热;
所述中部左电池组水暖板、中部右电池组水暖板装设于所述第二电池箱外侧底部使所述中部左电池组水暖板、中部右电池组水暖板对所述第二电池箱加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利用公交车车载节能储热源的电池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暖回水管组包括水暖回水管主管、水暖回水管第一分支、水暖板回水管第二分支,
所述水暖回水管主管一端与所述热交换水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回水管三通接口的第一出水口连通,
所述水暖回水管第一分支一端与所述回水管三通接口的第三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后电池组底层水暖板第二出水口连通,
所述水暖回水管第二分支一端与所述回水管三通接口的第四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中部右电池组水暖板第三出水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利用公交车车载节能储热源的电池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暖管组包括水暖管第一分支、水暖管第二分支、水暖管主管,
所述水暖管主管一端与所述热交换水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水暖管三通接头的第五进水口连通,
所述水暖管第一分支一端与所述水暖管三通接头的第四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后电池组顶层水暖板的第六进水口连通,
所述水暖管第二分支一端与所述水暖管三通接头的第五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中部左电池组水暖板的第七进水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49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燃料自动添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