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内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3590.9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益宏宇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B60R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固定轴 内板 防撞杆 长度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 的卡扣组件 行李 防撞性能 一体连接 转动连接 夹角为 钝角 内壁 汽车 抵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钢板以及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以及所述第二钢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钢板上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的夹角之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与所述第二钢板的内壁抵触的防撞杆,所述第二钢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防撞杆的卡扣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内板防撞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内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提升,汽车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是多数人日常出行的首选,随着私家车普及率的提高,人们不仅更加注重汽车的使用性能,还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
汽车行李箱内板连同行李箱外皮及其附属件构成行李箱盖。行李箱内板作为行李箱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美观度,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从而提高汽车行李箱的安全性能。
现有的汽车行李箱内板厚度适中,防撞性能较差,当发生交通意外时,汽车行李箱内板易在撞击下发生形变而威胁到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虽然增强汽车行李箱内板的厚度可以增强其防撞性能,但是厚度增加会提高打开行李箱的难度。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结构来提高行李箱内板的防撞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内板,其具有提高内板防撞性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钢板以及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以及所述第二钢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钢板上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的夹角之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与所述第二钢板的内壁抵触的防撞杆,所述第二钢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防撞杆的卡扣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的夹角之间设置防撞杆,防撞杆的一端与第一钢板上的固定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与第二钢板的内壁相抵触,当不使用防撞杆时,解除卡扣组件的限制,并将防撞杆旋转至与第一钢板内壁相贴合的位置,从而避免防撞杆占用过多的行李箱内存空间;防撞杆的设置在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形成三角结构,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多边形,从而提高内板本体的稳定性,以此提高内板本体的防撞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二钢板上的通孔、与所述通孔滑移配合的支撑柱、环绕设置在支撑柱周侧且一端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以及与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与防撞杆的下表面相接触的卡块,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防撞杆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撞杆向靠近第二钢板的方向旋转至抵触卡块时,卡块在第二钢板的挤压作用下向通孔内滑移;当防撞杆转动至卡块上方时,卡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通孔,并起到支撑防撞杆并为其定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靠近所述防撞杆的一端的下表面为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撞杆旋转至与卡块相抵触的位置时,弧形的设置避免卡块卡住防撞杆而影响其转动,降低了防撞杆与卡块之间的摩擦力,有效提高了防撞杆旋转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上套设固定有扭簧,所述扭簧的端部与所述防撞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使用防撞杆并将其旋转至与第一钢板内壁贴合的位置时,扭簧处于扭转状态,通过扭簧的复位作用提高了将防撞杆向靠近第二钢板的方向旋转时的便利性,同时提高了防撞杆与第二钢板抵触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益宏宇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益宏宇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3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前围板下部框架结构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前罩铰链加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