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床内撑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4285.3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4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唐灵飞;任志强;孙俊鸽;吴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板 矩形板 圆管 中心轴 下端 车床 夹具 活动安装 内撑板 铰接 内撑 本实用新型 车床加工 横向贯穿 内壁接触 内部设置 压缩弹簧 圆管内壁 反弹力 支撑力 支撑 焊接 废品 变形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车床内撑夹具,包括圆管、中心轴、第一弧形板和矩形板,中心轴横向贯穿圆管的中心,中心轴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弧形板,且第一弧形板的下端活动安装有矩形板,矩形板的下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板,且第二弧形板与圆管的内壁接触;有益效果为:在圆管内部设置内撑板,通过压缩弹簧的反弹力,给圆管内壁向外的支撑力,避免其在加工的过程中变形或者损坏,成为废品;通过第一弧形板与中心轴铰接,矩形板与弧形板铰接,可以改变内撑板的角度,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圆管,实用性更强,在矩形板的下端安装第二弧形板,扩大了支撑的面积,支撑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车床内撑夹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等领域,通常需要夹持筒形工件对其外表面进行加工。比如,通过夹具夹持薄壁管件对管件进行切割等加工,但因薄壁管件本身承受能力有限,当施加压力进行切割时,容易导致薄壁管件切口处变形,因此需要内撑夹具将其支撑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床内撑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床内撑夹具,包括圆管、中心轴、第一弧形板和矩形板,所述中心轴横向贯穿圆管的中心,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弧形板,且第一弧形板的下端活动安装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下端焊接有第二弧形板,且第二弧形板与圆管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侧面与中心轴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侧面和中心轴的外表面对应第一弹簧的两端焊接有连接短轴,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连接短轴的外表面,且第一弹簧与连接短轴焊接固定,所述连接短轴的末端焊接有导杆,且导杆穿过第一弹簧的内部,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侧面与矩形板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板的内侧面和矩形板的外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均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弧形板、矩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组成内撑板。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同一竖直面上开设有四组凹槽,凹槽在中心轴的外表面呈环形均匀排列,中心轴的外表面沿着轴向线对应四组凹槽的位置开设有复数组相同的凹槽,且凹槽在中心轴的外表面呈线性均匀排列。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绞轴,且第一弧形板的上端一体成型有圆环,圆环套设在绞轴外表面且与绞轴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通过绞轴与中心轴铰接。
优选的,所述导杆的长度与第一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相同,且第一弧形板的内侧面上连接的导杆与中心轴的外表面上连接的导杆不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的下端开设有半圆凹槽,且半圆凹槽的两侧开设有圆孔,矩形板的上端两侧焊接有转轴,且转轴位于圆孔内,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外壁与圆孔内壁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圆管内部设置内撑板,通过压缩弹簧的反弹力,给圆管内壁向外的支撑力,避免其在加工的过程中变形或者损坏,成为废品;
2.通过第一弧形板与中心轴铰接,矩形板与弧形板铰接,可以改变内撑板的角度,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圆管,实用性更强,在矩形板的下端安装第二弧形板,扩大了支撑的面积,支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撑板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弧形板与矩形板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4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