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润滑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1609.8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0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汤刚;孔姬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9/00 | 分类号: | F01M9/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压力感应开关 汽车发动机 继电器 辅助润滑机构 本实用新型 电机 电路 闭合 供电开关 机油压力 内部润滑 启动开关 润滑电路 发动机润滑 辅助润滑 使用寿命 运动零件 外部 常闭 断开 自带 电源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润滑电路,涉及发动机润滑技术领域。所述汽车发动机自带有内部润滑机构,所述发动机设有外部的辅助润滑机构及其电路,该电路包括DC24V电源、常开的启动开关S1、常开的润滑供电开关S2、继电器KA1、继电器KA2、常闭的压力感应开关P和电机M;闭合启动开关S1和润滑供电开关S2,当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小于设定值时,压力感应开关P闭合,电机M启动,为发动机辅助润滑;当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大于设定值时,压力感应开关P断开,电机M不启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路基于发动机外部的辅助润滑机构,配合发动机自带的内部润滑机构,能够保证发动机内部运动零件保持润滑,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润滑电路。
背景技术
矿用汽车正常启动时,其发动机自带的内部润滑机构会将发动机底壳机油及时地供给主油道和各运动部件的摩擦表面。然而,矿用汽车发动机在大修后,第一次启动发动机进行检测时,因为各种因素,发动机底壳机油不能及时地将机油供给主油道及各零件的摩擦表面,零件摩擦表面不能形成一层薄油膜,零件间运动阻力增大,发动机运动零件之间磨损严重,造成发动机启动后润滑部件的发热,零件温度过高而烧损;特别是对废气涡轮增压器、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损坏较大。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发动机在冷、热起动时的摩擦磨损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润滑电路,该电路基于发动机外部的辅助润滑机构,配合发动机自带的内部润滑机构,能够保证发动机内部运动零件保持润滑,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所述汽车发动机自带有内部润滑机构,所述电路基于发动机外部的辅助润滑机构,所述电路包括DC24V电源、常开的启动开关S1、常开的润滑供电开关S2、继电器KA1、继电器KA2、常闭的压力感应开关P和电机M,所述DC24V电源的正极连接启动开关S1的一端,所述DC24V电源的负极接地,所述启动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分别连接润滑供电开关S2的一端以及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电机M的一端,所述电机M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润滑供电开关S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KA1的电磁线圈的一端以及压力感应开关P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A1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A2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A2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DC24V电源的负极,所述压力感应开关P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A2的电磁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A2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连接DC24V电源的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外部的辅助润滑机构包括发动机、油管一、机油泵、油管二、压力感应开关P、联轴器和电机M,所述发动机的主油道通过油管一连通机油泵的出油口,所述机油泵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二连通发动机底壳的机油出油口,所述油管一上设置压力感应开关P,所述机油泵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M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闭合启动开关S1和润滑供电开关S2,当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小于设定值时,发动机自带的内部润滑机构的未正常工作,压力感应开关P闭合,电机M启动,发动机外部的辅助润滑机构泵油,为发动机辅助润滑;当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大于设定值时,发动机自带的内部润滑机构的正常工作,压力感应开关P断开,电机M不启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路基于发动机外部的辅助润滑机构,配合发动机自带的内部润滑机构,能够保证发动机内部运动零件保持润滑,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启动润滑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外部的辅助润滑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本实施例采用以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16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