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6285.6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庚;赵培杰;钟志清;王长慧;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4 | 分类号: | B62D65/14;B25B11/02 |
代理公司: | 44104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敏;尤健雄 |
地址: | 5100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支脚 汽车座椅 装配 夹持 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 夹紧固定 支脚底座 驱动力 夹紧 同步传动机构 夹持位置 夹持装置 同步的 最优化 松开 变差 正向 | ||
1.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设有基座(1)、夹持机构(2)、同步传动机构(3)和操纵机构(4);
所述基座(1)对应待装配汽车座椅的每一只座椅支脚(5)设有一个支脚底座(1-1),每一个所述支脚底座(1-1)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使得:处于夹紧状态时,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均能够将对应的座椅支脚(5)夹紧固定在对应的支脚底座(1-1)上,且各只所述座椅支脚(5)被夹紧固定后的相对位置与在所述待装配汽车座椅上的相对安装位置相同;
其中,各个所述夹持机构(2)分为两组,第一组(G1)的夹持机构(2)均在受到正向驱动力(F正)作用时处于所述夹紧状态,在受到反向驱动力(F反)作用时处于松开状态;第二组(G2)的夹持机构(2)均在受到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作用时处于所述夹紧状态,在受到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作用时处于松开状态;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和反向驱动力(F反)的方向相反,所述夹持机构(2)能够在处于所述松开状态时松开对所述座椅支脚(5)的夹紧固定;
在所述操纵机构(4)的控制下,所述同步传动机构(3)能够为所述第一组(G1)的夹持机构(2)提供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并同时为所述第二组(G2)的夹持机构(2)提供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或者,所述同步传动机构(3)能够为所述第一组(G1)的夹持机构(2)提供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并同时为所述第二组(G2)的夹持机构(2)提供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传动机构(3)设有主轴(3-1)、凸轮(3-2)、第一推板(3-3)和第二推板(3-4),并对应所述第一组(G1)的每一个夹持机构(2)设有一根第一驱动杆(3-5),对应所述第二组(G2)的每一个夹持机构(2)设有一根第二驱动杆(3-6);
所述第一组(G1)、第二推板(3-4)、主轴(3-1)、第一推板(3-3)和第二组(G2)沿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的方向依次布置,且所述第二推板(3-4)、主轴(3-1)和第一推板(3-3)均垂直于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所述主轴(3-1)可旋转的安装在主轴支座(3-7)中,所述凸轮(3-2)具有椭圆形凸轮边(3-2a),所述凸轮(3-2)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3-1)上,使得所述椭圆形凸轮边(3-2a)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3-3)和第二推板(3-4)相接触;所述第一驱动杆(3-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板(3-3)相固定,所述第一驱动杆(3-5)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推板(3-4)上的第二推板穿孔(3-4a)后与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3-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推板(3-4)相固定,所述第二驱动杆(3-6)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推板(3-3)上的第一推板穿孔(3-3a)后与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连接;
并且,至少一根所述第一驱动杆(3-5)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杆支座(3-8)中,且该第一驱动杆(3-5)上套有第一压缩弹簧(3-9),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9)处于压缩状态并抵顶在所述第一杆支座(3-8)与第二推板(3-4)之间;至少一根所述第二驱动杆(3-6)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杆支座(3-10)中,且该第二驱动杆(3-6)上套有第二压缩弹簧(3-11),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11)处于压缩状态并抵顶在所述第二杆支座(3-10)与第一推板(3-3)之间;使得: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9)和第二压缩弹簧(3-11)的作用下,所述椭圆形凸轮边(3-2a)的两个短轴端点(3-2b)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3-3)和第二推板(3-4)相接触,所述第一驱动杆(3-5)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组(G1)的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施加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同时所述第二驱动杆(3-6)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二组(G2)的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施加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令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均处于所述夹紧状态;
其中,各个所述支脚底座(1-1)、主轴支座(3-7)、第一杆支座(3-8)和第二杆支座(3-10)相对固定;
所述操纵机构(4)能够带动所述主轴(3-1)和凸轮(3-2)一起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推板(3-3)和第一驱动杆(3-5)克服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9)的作用力而一起沿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的方向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二推板(3-4)和第二驱动杆(3-6)克服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11)的作用力而一起沿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的方向运动;并且,在所述椭圆形凸轮边(3-2a)的两个长轴端点(3-2c)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3-3)和第二推板(3-4)相接触时,所述操纵机构(4)能够锁定所述主轴(3-1)的旋转角度,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杆(3-5)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组(G1)的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施加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同时所述第二驱动杆(3-6)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二组(G2)的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施加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令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均处于所述松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62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