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0307.8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3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施金彪;吴楚;王立新;郑巍;尹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8 | 分类号: | F01L1/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液压 动轨 链轮 正时张紧器 发动机正时链 进气侧凸轮轴 排气侧凸轮轴 本实用新型 张紧器壳体 传动系统 曲轴链轮 正时链条 柱塞弹簧 顶紧 容置 柱塞 摩擦损失 单向阀 弹簧力 顶紧柱 链系统 液压腔 弹簧 减小 腔内 紧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系统,包括:进气侧凸轮轴链轮、排气侧凸轮轴链轮、曲轴链轮、绕设在进气侧凸轮轴链轮、排气侧凸轮轴链轮和曲轴链轮上的正时链条、紧贴正时链条的动轨、以及顶紧动轨的正时张紧器,正时张紧器包括张紧器壳体,张紧器壳体上设有多个用于容置液体的柱塞液压腔,且每个柱塞液压腔的底部设置有一单向阀,每个柱塞液压腔内还容置柱塞弹簧、以及柱塞,每个柱塞一端顶紧动轨,另一端通过柱塞弹簧顶紧柱塞液压腔的底部,柱塞液压腔的底部远离动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柱塞液压腔,从而可以适当减小正时张紧器中单个弹簧的弹簧力,降低链系统工作时的总摩擦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正时传动系统用来连接发动机曲轴及发动机凸轮轴,通常情况下,发动机下方的曲轴通过前端曲轴链轮带动正时链条或正时皮带,驱动发动机上方的凸轮轴链轮,进而驱动轮轴转动。再由凸轮轴驱动摇臂挺柱机构使气门做上下往复运动。同时,发动机正时传动系统使曲轴转角时刻和凸轮轴转角时刻保持稳定的相对相位关系,实现气门在正确的时刻开闭。
目前,国家法规对碳排放量要求日益严苛。与此同时,客户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发动机的NVH表现随之变得越发重要。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的摩擦损失,提高NVH表现以满足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需求已经是发动机开发过程中着重关注的部分。
传统的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系统使用弹簧活塞与带有单向阀结构的液压腔相结合的张紧器为链系统提供张紧力。该类型系统在发动机低转速低油压时为保持足够张紧力维持系统稳定,通常需要将弹簧力设置在40N 以上。而过高的弹簧张力带来了较高的摩擦损失。而一直以来传统的齿形链的设计存在阶次噪音可能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高摩擦损失和高噪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系统,包括:进气侧凸轮轴链轮、排气侧凸轮轴链轮、曲轴链轮、绕设在所述进气侧凸轮轴链轮、所述排气侧凸轮轴链轮和所述曲轴链轮上的正时链条、紧贴所述正时链条的动轨、以及顶紧所述动轨的正时张紧器,所述正时张紧器包括张紧器壳体,所述张紧器壳体上设有多个用于容置液体的柱塞液压腔,且每个所述柱塞液压腔的底部设置有一单向阀,每个所述柱塞液压腔内还容置柱塞弹簧、以及柱塞,每个所述柱塞一端顶紧所述动轨,另一端通过所述柱塞弹簧顶紧所述柱塞液压腔的底部,所述柱塞液压腔的底部远离所述动轨。
进一步的,所述柱塞液压腔包括主柱塞液压腔和二级柱塞液压腔,所述柱塞弹簧包括容置于所述主柱塞液压腔内的主柱塞弹簧和容置于所述二级柱塞液压腔内的二级柱塞弹簧,所述柱塞包括容置于所述主柱塞液压腔内的主柱塞和容置于所述二级柱塞液压腔内的二级柱塞。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柱塞顶紧所述动轨的端部还设有主柱塞卡箍。
更进一步的,所述动轨包括:动轨支架、设置在所述动轨支架一侧的动轨弹簧容置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动轨支架另一侧的动轨摩擦面,所述动轨弹簧容置腔内容置有动轨弹簧帽、以及动轨弹簧,所述动轨弹簧帽一端通过所述动轨弹簧顶紧所述动轨弹簧容置腔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二级柱塞连接,所述主柱塞顶紧所述动轨支架远离所述动轨摩擦面的一侧。
再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柱塞液压腔的直径小于所述主柱塞液压腔的直径。
再进一步的,所述动轨弹簧的刚度大于所述主柱塞弹簧,且所述动轨弹簧的刚度大于所述二级柱塞弹簧。
更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柱塞液压腔的腔壁设置有释放销开孔。
再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柱塞内还设有柱塞控油盘。
进一步的,所述曲轴链轮包括多个用于与所述正时链条啮合的前排齿,多个所述前排齿的节圆半径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0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凸轮轴承盖及发动机和汽车
- 下一篇:一种汽油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