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级联阻尼回转并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4817.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兴;董润坚;徐慧磊;耿欣;于海涛;董云哲;谭杰;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羽麦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B23Q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4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联 阻尼 回转 并联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阻尼回转并联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从动盘和驱动盘,所述的从动盘与驱动盘之间通过传动轴联动,所述的位于传动轴箍有传动套筒,在传动套筒上沿径向均匀配装有多个传动转臂;采用了多种高阻尼的回转结构总成,其依次级联驱动,并且搭配万向球头可以实现多自由度设计,回转运动副增加双头阻尼缓冲杆实现水平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度器塔式回转机构领域,尤其涉一种级联阻尼回转并联结构。
背景技术
回转机构可以应用于在各种场景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机构一般采用分度盘或者采用轴支撑作为回转组成,对于需要特殊空间的回转系统而言,其驱动盘和从动盘之间需要预留空间,因此需要现有结构无法满足要求,针对此点需要提供新型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现有技术中回转结构不稳定,高速旋转其限位运动副过于简陋,因此提供了一种级联阻尼回转并联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级联阻尼回转并联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从动盘1和驱动盘2,所述的从动盘与驱动盘之间通过传动轴3联动,所述的位于传动轴箍有传动套筒,在传动套筒上沿径向均匀配装有多个传动转臂4;
每个传动转臂的中部都具有两个向一侧伸出的主动凸块5,每个传动转臂的根部都具有回转轴座,在回转轴座的外端伸出有两个随动凸块6,位于主动凸块5处枢接有主动万向球头,位于随动凸块6处枢接有随动万向球头,所述的主动万向球头和随动万向球头之间铰接有双头阻尼缓冲杆7,所述的双头阻尼缓冲杆7自传动转臂的中部倾斜铰接至相邻一侧传动转臂的根部。
进一步的,传动转臂的中部还具有向另一侧伸出的拐杆座部8,位于驱动盘2上与拐杆座部相对应的具有多个枢接座9,每个枢接座8处都通过顶杆铰接至对应拐杆座部处。
进一步的,传动转臂由转动支臂轴座、转轴,平衡件、随动件组成,转动支臂轴座沿径向配装固定在传动套筒上,转动支臂中同心配装有转轴,转轴的伸出端与平衡件相连,平衡件的一侧具有两个向一侧伸出的主动凸块5,平衡件的另一侧具伸出的拐杆座部8,平衡件的头部铰接有随动件。
进一步的,位于转动支臂轴座下方具有用于托举转轴的托举轴支撑,所述的托举轴支撑与转动支臂轴座固定连接,托举轴支撑的伸出端具有与所述的转轴外形一致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卡接在转轴底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采用了多种高阻尼的回转结构总成,其依次级联驱动,并且搭配万向球头可以实现多自由度设计,回转运动副增加双头阻尼缓冲杆实现水平稳定性。
增设的顶杆可以将回转臂拉扯在预设高度中,预留出的中央区域,可以有利的进行集成,
本机构设计科学高效,具备良好的拓展性和集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传动转臂结构图。
图2为整体结构图。
图3为整体结构搭配传动支臂的轴视图。
图4为整体结构轴视图。
图5为整体结构搭配传动支臂俯视图。
图6为随动凸块和主动凸块与阻尼器的连接结构图。
图7为顶杆连接结构图。
驱动盘1、从动盘2、传动轴3、传动转臂4、主动凸块5、随动凸块6、双头阻尼缓冲杆7、拐杆座部8、枢接座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1-7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羽麦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未经吉林省羽麦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4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