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7112.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兴;曾东林;李昀;邓卫兵;邹荣雨薇;郭少敏;谢昭杰;高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G06F16/27;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晓荣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参与对账的多个用户端分别发送的多个第一待对账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待对账数据包括整体待对账数据;
判断所述多个第一待对账数据是否相同;
若相同,确定所述第一待对账数据为正确数据;
若不同,确定所述第一待对账数据为第一问题对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不相同,向所述多个用户端发送第一数据请求信息;
获取所述多个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请求信息分别自动生成并发送的多个第二待对账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待对账数据包括所述整体待对账数据中的明细数据;
将所述多个第二待对账数据中不相同的数据确定为第二问题对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问题对账数据,生成第二数据请求信息;
向所述多个用户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信息;
获取所述多个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请求信息分别自动生成并发送的多个第三待对账数据;其中,所述第三待对账数据包括所述整体待对账数据中的字段数据;
将所述多个第三待对账数据中不相同的数据确定为第三问题对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对账数据为所述多个用户端利用预设的公钥对所述整体待对账数据进行加密后得到的,在所述判断所述多个第一待对账数据是否相同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利用与所述公钥对应的私钥,对所述多个第一待对账数据进行验证;
若通过,进行后续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问题对账数据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所述多个用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问题对账数据,确定所述第三问题对账数据中所包含的问题数据类型;
根据所述问题数据类型以及预设的数据修复规则,对所述第三问题对账数据进行修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问题数据类型包括:
缺失数据、重复数据、错误数据中的任意一种多种的组合。
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区块链接口,获取参与对账的多个用户端分别发送的多个第一待对账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待对账数据包括整体待对账数据;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多个第一待对账数据是否相同;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相同,确定所述第一待对账数据为正确数据;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不同,确定所述第一待对账数据为第一问题对账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不相同,向所述多个用户端发送第一数据请求信息;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多个用户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请求信息分别自动生成并发送的多个第二待对账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待对账数据包括所述整体待对账数据中的明细数据;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第二待对账数据中不相同的数据确定为第二问题对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1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本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优化传感自动控温水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