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欧李复合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6918.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东;郭嫦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05;A23L7/109;A23L2/38;A23L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肖月华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肠道 复合 发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欧李复合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酶解液:将等重量的紫米、茯苓、红枣、乌梅、陈皮、焦山楂浸泡;(2)制备欧李提取液:将20‑25份欧李沸水热烫2min,冷却,按料:水为1:10的重量比加水打浆;(4)发酵:向欧李营养液中加入培养液,欧李营养液与培养液重量比为10:1;(5)乳化:向发酵液中加入乳化剂,过滤取清液,巴氏灭活后包装即得成品,乳化剂为食用明胶或羧甲基纤维素。本发明产品可调节肠道菌群,提高盲肠和结肠内的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欧李复合发酵液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欧李复合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技术是全球公认的传统技术,用于提高保质期、营养和感官品质,延长货架期,并可以去除食品底物中的不良化合物。蔬菜、水果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如酚类、皂苷类、多糖类物质可以在发酵过程中被消化为小分子物质,并产生多种生理功能。水果发酵液目前受到很多追捧,其成分和主要药理功能均为保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水果发酵液的功效研究主要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抗衰老、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等,主要功效成分包括多糖类、抗性淀粉及多酚物质等。有研究表明人参果木瓜发酵液可以抗氧化、抗疲劳,草莓发酵液可以抗疲劳,海棠果及青梅发酵液可调节肠道菌群。
酚类物质是水果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有抗过敏、调节肠道黏膜免疫、抑制肿瘤增殖等功能。但酚类物质由于生物利用度低,在进入大肠之前,仅在小肠部分有少量吸收。进入结肠后,肠道菌群将酚类物质代谢成小分子酚酸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分布或促进产生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参与肠道及外周粘膜免疫功能调节。富含多酚的蔓越莓提取物可以防止肥胖、肠道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并提高Akkermansia在高脂血/高蔗糖模型中的菌群分布。蔓越莓提取物与寡糖联用可以提高肠道中的丁酸含量。富含多酚的芒果果汁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研究,表明芒果酚类物质可以通过激活HDAC1/AMPK/LC3轴,导致自噬,从而保护细胞免受肠道炎症的损害。
欧李为富含酚类物质的代表水果,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不同产地的欧李其多酚物质在217.13至 458.20mg/100g范围内波动。同时因其果肉中含钙居水果榜首,故又称“钙果”。欧李作为第三代功能水果的代表,其风味独特、果香浓郁、营养丰富,保健价值明显。前期研究表明欧李果实高糖高酸,更适合发酵,并且由于欧李物质成熟后果质较软,不耐储存运输,将其制作成发酵型产品作为功能性产品有一定意义,对欧李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欧李复合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产品可调节肠道菌群,提高盲肠和结肠内的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的产量。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欧李复合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酶解液:将等重量的紫米、茯苓、红枣、乌梅、陈皮、焦山楂浸泡,按食物:水为1:7的重量比混合,加入食物和水的总重量的1.5%的红豆粉和物料总重量的1.5%的0.05%NaHCO3,80℃预煮15min后,加用柠檬酸调pH值5.5,加入食物和水的总重量的0.02%果胶酶55℃保温酶解2h,加入食物和水的总重量的1%半纤维素酶、加入食物和水的总重量的0.56%纤维素酶,加入食物和水的总重量的 0.5%木瓜蛋白酶、加入食物和水的总重量的0.04%植酸酶1h,拌麦芽、神曲15h,过滤,杀菌,得到食物酶解液,食物酶解液的固形物的含量为8-10%,待用;
(2)制备欧李提取液:将20-25份欧李沸水热烫2min,冷却,按料:水为1:10的重量比加水打浆,然后与1-2份玉竹、1-2份莱菔子混合,加水至2.5倍,煎煮,抽取上清液,得到欧李提取液,欧李提取液的固形物含量为4-6%,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6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蓝根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气式内置盆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