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蛎家系幼虫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12943.4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彭金霞;张兴志;李琼珍;韦嫔媛;何苹萍;官俊良;张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A01K61/80;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蛎 家系 幼虫 培育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牡蛎家系幼虫培育装置,包括饵料桶(1)、储水桶(2)、幼虫培育管(3)、培育管支架(4)及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包括氧气管(5)、进水管(6)、饵料管(10)及排水主管(14);所述氧气管(5)的前端连有气泵(7),中部连出支路,分别通入所述饵料桶(1)及储水桶(2)中,末端通入所述幼虫培育管(3)中;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通入储水桶(2)中,另一端通入所述幼虫培育管(3)中;所述饵料管(10)的两端分别通入饵料桶(1)及储水桶(2);所述饵料桶(1)及储水桶(2)内分别设有水泵Ⅰ(8)及水泵Ⅱ(9);所述进水管(6)及饵料管(10)分别连接水泵Ⅱ(9)及水泵Ⅰ(8);在所述储水桶(2)中还设有净水装置(11);至少两组所述幼虫培育管(3)架设在培育管支架(4)上;所述幼虫培育管(3)的上部连有排水支管(13),内部设有筛网管(12);所述排水支管(13)连接排水主管(14);所述排水主管(14)通入储水桶(2)中的净水装置(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家系幼虫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管(12)包括筛绢网袋(16)及网袋支架花管(17);所述筛绢网袋(16)套在网袋支架花管(17)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家系幼虫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及饵料管(10)上均设有流量计(15);所述氧气管(5)、进水管(6)、饵料管(10)、排水主管(14)及排水支管(13)上均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家系幼虫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5)及进水管(6)的末端均分出与每组幼虫培育管(3)对应的支路,并分别通入相应的所述幼虫培育管(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家系幼虫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排水支管(13)的管口位置均设有筛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家系幼虫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净水装置(11)内部至上而下分别充填过滤棉、活性炭、火山石及生物填料。
7.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牡蛎家系幼虫培育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网袋:根据牡蛎幼虫不同生长阶段壳高及壳长大小,选择合适的筛网管(12),并装入所述幼虫培育管(3)内;在不同幼虫生长阶段,更换相应规格的筛网管(12);
2)投放幼虫:将各家系牡蛎幼虫分别投放入不同的幼虫培育管(3)内,同时,打开氧气泵(7)通过氧气管(5)分别为饵料桶(1)、储水桶(2)及幼虫培育管 (3)充氧;
3)投饵:打开饵料桶(1)内的水泵Ⅰ(8),将饵料从饵料桶(1)泵入储水桶(2)内,根据牡蛎幼虫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饵料种类及投入量,并通过水泵Ⅰ(8)调节饵料泵入的水流速度;
4)水循环:打开储水桶(2)内的水泵Ⅱ(9),将带有饵料的水从储水桶(2)泵入各幼虫培育管(3)中;在牡蛎幼虫不同的生长阶段,通过水泵Ⅱ(9)调整水流速度;当幼虫培育管(3)内水位达到排水支管(13)高度时,水流经过排水支管(13)的管口后进入排水主管(14),并流入储水桶(1)内的净水装置(11)中;水经过过滤净化后流入储水桶(1),随后再次被泵入幼虫培育管(3),形成水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9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