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吸收金属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2829.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娇;曹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15 | 分类号: | A61F2/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金属 器械 | ||
1.一种可吸收金属器械,包括可吸收金属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可吸收金属基体上的缓蚀层及覆盖所述缓蚀层的促腐蚀层,所述可吸收金属基体的部分区域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缓蚀层的位于所述多个通孔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缓蚀层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和/或,所述促腐蚀层的位于所述多个通孔的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促腐蚀层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金属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金属基体包括多个沿轴向排列的波形环状结构,每个所述波形环状结构包括多个支撑杆和多个连接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杆而形成所述波形环状结构,每个所述波形环状结构的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所述多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金属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波形环状结构上仅有一个支撑杆上形成多个所述通孔,使当将所述多个波形环状结构从开设有所述通孔的部位解构时,所述可吸收金属器械的展开轮廓呈菱形或矩形;
或者,每个波形环状结构上有多个支撑杆上形成多个所述通孔,每个支撑杆上多个通孔的分布规律均相同,使当将所述多个波形环状结构从开设有所述通孔的部位解构时,所述可吸收金属器械的展开轮廓呈多个菱形或多个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金属器械,其特征在于,开设有所述通孔的每个所述支撑杆的镂空率为7%~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金属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通孔所在的支撑杆的边缘的距离为25微米~1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金属器械,其特征在于,当每个支撑杆上多个通孔的分布规律均相同,使当将所述多个波形环状结构从开设有所述通孔的部位解构时,所述可吸收金属器械的展开轮廓呈一个或多个菱形,或呈一个或多个矩形时,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微米,且任意一个通孔的沿所述支撑杆的宽度方向的孔径与所述支撑杆的宽度的百分比小于或等于≤57%;
或者,每个支撑杆上的多个通孔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成多排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微米,且沿所述支撑杆的宽度方向的多个通孔的孔径之和与所述支撑杆的宽度的百分比小于或等于≤5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金属器械,其特征在于,在名义扩张态下,单位管腔组织面积上的所述可吸收金属基体的体积为6.4~36μm,所述可吸收金属基体的覆盖率为8~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金属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层的位于所述通孔部分的厚度与所述缓蚀层的其他部分的厚度的差值范围为0.3~3μm,所述促腐蚀层的位于所述通孔的部分的厚度与所述促腐蚀层的其他部位的厚度的差值范围为3~47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金属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层的位于所述通孔部分的厚度范围为0.2~2μm,所述缓蚀层的其他部分的厚度范围为0.5~5μm;所述促腐蚀层的位于所述通孔部分的厚度范围为6~50μm,所述促腐蚀层的其他部分的厚度范围为3~3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金属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金属基体的材料为铁基材料,所述缓蚀层的材料为纯锌或锌合金,所述促腐蚀层的材料为聚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8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