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煎炸寿命的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412611.6 申请日: 2019-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3121592A 公开(公告)日: 2021-07-16
发明(设计)人: 王慧云;王林林;张梅;姜元荣;易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F9/10 分类号: C07F9/10;A23D9/013;A23D9/04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韦东
地址: 200137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延长 寿命 花生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非水化磷脂(NHP)浓缩物,由浸出花生毛油经水化除去水化磷脂、用丙酮洗去油脂、蒸脱掉丙酮而得到。将本发明的NHP浓缩物添加到花生油中,能够在持续煎炸过程中延缓花生油色泽的上升,提高花生油煎炸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加工领域,具体涉及NHP浓缩物及其在抑制花生油加热回色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磷脂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医疗保健和营养补品,是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它可增加磷酸胆碱、胆胺、肌醇和有机磷,以补充人体营养的需要。它能够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而且由于它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够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并清除部分沉积物,从而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但对于油脂来讲,磷脂的大量存在会导致油品出现易氧化、易析出等品质问题。因此,目前的多数研究集中于磷脂的脱除方法方面。王家良等探讨了花生油酸化脱磷工艺,经优化条件后的花生油脱磷脂率达到77.83%(王家良,闫永,任茂生.花生油酸化脱磷脂工艺探讨[J].蚌埠学院学报,2017,6(5):1-12.)。万楚筠等研究了超声波对磷脂酶A1脱除油中非水化磷脂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超声辐射可显著提高磷脂酶A1对油脂的酶处理脱胶速度(万楚筠,黄凤洪,李文林等.超声波对磷脂酶A1脱除油中非水化磷脂的影响[J].中国油脂,2007,32(2):33-36.)。刘丽娜等研究了磷脂酶Lecitase Ultra应用于花生油脱磷工艺,可将花生油中磷脂含量降至4.2ppm(刘丽娜,王洁,陶海腾等.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花生油脱磷工艺的研究[J].2016,48(2):108-111.)。综上,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将油脂中磷脂(包括水化磷脂及非水化磷脂)尽可能的脱除,针对适当保留磷脂尤其是非水化磷脂对油脂带来的影响,相关研究较少。

当今时代,各种各样的煎炸食品在各大市场、快餐店和流动小贩的摊位涌现,但煎炸食品中残油的品质是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大问题,而残油的品质直接由煎炸用油的品质决定,色泽、酸值、过氧化值和羰基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食用油脂的品质。在煎炸食品制作过程中,油脂经反复使用和高温加热后,往往会发生氧化、水解、聚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引起黏度、色泽、起泡性、风味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导致油的品质降低(金华丽,谷克仁.油炸食品安全性分析及危害预防[J].中国油脂,2010,35(09):74-77.)。何爱丽的研究表明,花生油在160℃下连续煎炸薯条12h后,红值由0.5增加到1.2,连续煎炸26h后,红值由0.5增加到2.2,色泽有明显的回升,导致花生油的品质下降(何爱丽.几种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油脂在煎炸的过程中,发生了水解氧化、分解聚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羰基化合物、烃类等物质,导致油脂色泽加深。

本发明挖掘了花生油中非水化磷脂(NHP)的优点,提供一种NHP在抑制花生油加热回色中的用途。选择NHP含量高的浸出花生毛油,适当处理后得到浓缩物。将此浓缩物按适当比例返添回花生油,可显著抑制花生油在280℃加热后的回色,并能延缓花生油在持续煎炸过程中色泽的回升,使其表现出良好的煎炸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来自花生油的非水化磷脂浓缩物,所述非水化磷脂浓缩物中,非水化磷脂的质量占非水化磷脂和水化磷脂总质量的85%以上。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非水化磷脂浓缩物中,非水化磷脂的质量占非水化磷脂和水化磷脂总质量的90%以上。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非水化磷脂浓缩物的非水化磷脂和水化磷脂的总含量为450ppm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非水化磷脂浓缩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除去浸出花生毛油中的水化磷脂;

(2)用丙酮提取出步骤(1)得到的花生油中的磷脂组份;和

(3)脱除丙酮,从而获得所述非水化磷脂浓缩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