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曳引钢带破损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2494.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王勤;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铠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曳引钢带 破损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曳引钢带破损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钢带表面各点与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数据;基于距离数据获取钢带表面的凹入结构位置;基于凹入结构位置以及距离数据获得凹入结构的体积;基于凹入结构的体积执行相应的安全操作。上述曳引钢带破损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系统,通过获取钢带表面各点与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数据;基于距离数据获取钢带表面的凹入结构位置;基于凹入结构位置以及距离数据获得凹入结构的体积,基于凹入结构的体积执行相应的安全操作的方法,实时对钢带表面的破损程度进行检测,以便在钢带仅存在微小破损时及时修复,提高钢带的使用寿命,节约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曳引钢带破损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采用钢丝绳作为曳引绳索,钢丝绳通过一定的包角绕过电机的曳引绳轮后,其一端连着电梯的轿厢,另一端连着电梯的平衡配重,由于电梯运行过程中,钢丝绳与曳引绳轮之间始终存在金属摩擦,钢丝绳存在因磨损导致的断丝、断股的可能,因此需要定期对钢丝绳外部使用状况进行人工检测。为了避免曳引悬挂钢丝绳与金属曳引轮之间的磨损,发明了扁平钢带,若干股钢丝被外部的聚氨酯非金属材料所包裹,确保内部的钢丝绳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都不会直接和曳引绳轮接触,这大大提高了曳引悬挂绳索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降低这种新型曳引悬挂绳索不会因为各种使用不当、磨损和疲劳导致断裂的风险,进一步发明了钢带实时监测装置,通过对钢带中每股钢丝的电阻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某一股钢丝发生早期的断丝现象,系统即会发生报警,提醒电梯维保人员进行检查或更换钢带。
大量的使用情况表明,钢带的损坏,尤其是使用或安装不当导致的损坏,总是首先从外部的聚氨酯非金属包覆层损坏开始,即先有聚氨酯表面的破损、开裂逐渐发展至内部的钢丝绳外露,然后磨损内部钢丝股,最终导致电梯故障,而在这个过程中的聚氨酯包覆层破损、开裂的早期失效阶段,钢带实时监测装置是不起作用的,这样,使得钢带电梯在维护、保养过程中,难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钢带的损坏情况,导致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
目前,钢带电梯在人工发现钢带损坏时,通常钢带的非金属包覆层表面已经有很大的裂纹或破损,甚至钢丝已经穿出钢带包覆层,由于每根钢带包覆层的摩擦系数在钢带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老化程度不完全一样,导致每根钢带的摩擦系数也会不一样,一旦某一根钢带发生损坏,所有的钢带都要进行更换,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钢带损坏监测滞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曳引钢带破损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系统。
一种曳引钢带破损检测方法,所述曳引钢带破损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钢带表面各点与采集装置之间的距离数据;
基于所述距离数据获取钢带表面的凹入结构位置;
基于所述凹入结构位置以及距离数据获得凹入结构的体积;
基于所述凹入结构的体积执行相应的安全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装置为TOF相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距离数据获取钢带表面的凹入结构位置包括:
将钢带表面各点的距离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若距离数据与预设数据匹配,则该点不存在凹入结构;
若距离数据与预设数据不匹配,则该点存在凹入结构,得到凹入结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凹入结构位置以及距离数据获得凹入结构的体积包括:
获取所述凹入结构的距离数据与预设数据的差值;
基于所述差值获得凹入结构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