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洞地层桩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9994.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方贤强;唐文;陈国占;翁平;林忠全;蔡从灯;孟令军;林开隆;张聚坤;郑宏武;王杰成;陈明海;柳清荣;廖金龙生;程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建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38;E02D17/18;E02D27/3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林朝熙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洞 地层 桩基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溶洞地层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施工段进行地质勘查,进行超前钻孔工作,探明每个桩位下方有无溶洞、溶洞大小、溶洞直径、溶洞深度及溶洞形式,并确定溶洞群的位置及分布情况;
步骤二:根据溶洞群竖向分布和横向分布情况进行分组;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的溶洞群分组情况划分独立作业单元,对统一溶洞群分组的作业单元进行统一钻孔及统一回填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操作根据探明的各分组溶洞深度采用不同的回填处理方案,当
溶洞深度小于3米时,采用冲击穿溶洞上盖后回填片石及黏土,待48小时后继续冲击成孔;当
溶洞深度大于3米且小于10米时,采用冲孔击穿溶洞上盖后,用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待24小时后继续浇筑直至混凝土面高于溶洞顶盖,待48小时后继续冲击成孔;当
溶洞深度大于10米时,采用地质钻机,在拟成桩区域的四周离桩周500mm处,每间隔400mm钻一个110mm孔口至溶洞内,并在该钻孔内插入25mm的钢筋,外套110mm的PVC管,并在PVC管外系绳,使桩周形成护壁围堰,再往溶洞内浇筑混凝至溶洞顶,待4天后再进行成桩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四:在将各溶洞群分组内回填后,各任意相邻的溶洞群组之间相互充分压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操作时采用C15或C20早强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建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建中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99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